作者简介
作者在明状元杨升庵之“升庵祠”前留影
杨光琴,字骏骁,号百胜山人,男,一九七九年生,湖北省利川市人。
湖北利川百胜杨氏文化研究会会长
播州杨氏遵义理事会文史研究处处长
播州杨氏遵义理事会会员
湖南杨震历史文化研究会会员
公德榜 诗歌词赋 杨氏企业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广西 广东 海南 湖南 湖北 江西 福建 四川 贵州 云南 浙江 江苏 河南 安徽 陕西 山西 山东 河北 辽宁 吉林 甘肃 青海 台湾 香港 澳门 新疆 宁夏 西藏 海外 黑龙江 内蒙古 |
杨姓鄞县进士录
(杨光琴)
序言:我国的科举制度肇始于隋朝,至清末结束,历时一千三百多年。历朝科举考试主要分为常科与非常科两大类。常科指三年一次的科举考试,科目有文科与武科之别。文科又分为进士科和诸科、上舍、恩科等非进士科以及特奏名进士。非常科指童志科、制科、词科等,此类科目考试时间没有固定年限。一般文献所说的进士及第为文武进士,有的也专指文科进士。本篇作者尽可能把历代杨姓鄞县进士悉数收录,以展杨氏历代精英之貌。
鄞县文武进士及第,始于北宋端拱二年(989)杨说,止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刘春霖榜忻江明和高振霄两人登第。按现有文献所辑录,鄞县历代文武进士及第者1205人,其中文进士1174人,武进士31人。按朝代分记,分别是宋朝730人,其中文进士720人,武进士10人;元代文进士7人;明代306人,其中文进士297人,武进士9人;清代162人,其中文进士150人,武进士12人。
杨姓文武进士27人,宋代文进士12人;明代文进士14人,武状元1人。占文武进士的2.24%。
以上,如有遗漏,亦或文中错误,期待学贤指点,便于增补和纠误。
另,所附书影只为版面协调,不指实际参考文献。
关键词:杨姓 鄞县 进士录
杨姓鄞县(宋代)进士录
北宋太宗端拱二年己丑(989)陈尧叟榜
【 杨说 】明州鄞县人。北宋太宗端拱二年登进士第。
《乾道四明图经》卷一二《进士题名记》:“端拱二年陈尧叟榜杨说。”
《宝庆四明志》卷一0《进士》:“端拱二年陈尧叟榜杨说。”
《延祐四明志》卷六《人物考》下:“端拱二年陈尧叟榜杨说。”
清•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二三《选举•进士》:“端拱二年己丑陈尧叟榜杨说,鄞人。”
清•光绪《新修鄞县志》卷二0《选举表》——《宋进士》:“端拱二年己丑,杨说。”
民国《鄞县通志•文献志•贡举》——《宋贡举题名》:“大宋端拱二年,杨说。”
仁宗天圣二年甲子(1024)宋郊榜
【 杨佐 】字良助。明州鄞县人。天圣二年登进士第。以龙图阁直学士致仕。
民国《鄞县通志•文献志•贡举》——《宋贡举题名》:“仁宗天圣二年,杨佐,字良助。官至资政殿侍读,以龙图阁直学士致仕。”
按:未见其他记载,疑为特奏名登科。又宋无资政殿侍读。
元丰五年壬戌(1082)黄裳榜
【 杨总 】明州鄞县人。神宗元丰五年登进士第。
民国《鄞县通志•文献志•贡举》——《宋贡举题名》:“神宗元丰五年,杨总。”
按:不见其他记载,录以备考。
元符三年庚辰(1100)年李崟榜
【 杨师日 】明州鄞县人。元符三年登进士第。
民国《鄞县通志•文献志•贡举》——《宋举题名》:“哲宗元符三年,杨师日。”
按:不见其他记载,录以备考。
宣和三年辛丑(1121)何涣榜
【 杨正权 】明州鄞县人。师旦孙。宣和三年登进士第。
《乾道四明图经》卷一二《进士题名记》:“宣和三年何涣榜杨正权,师日孙。”
《宝庆四明志》卷一0《进士》:“宣和三年何涣榜,杨正权。”
《延祐四明志》卷六《人物考》下:“宣和三年何涣榜,杨正权。”
嘉靖《宁波府志》卷三《选举•进士•宋》:“宣和三年,鄞人,杨正权。”
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二四《选举•进士》“宣和三年辛丑何涣榜,杨正权,鄞人。”
光绪《新修鄞县志》卷二0《选举表》——《宋进士》:“宣和三年辛丑,杨正权。”
民国《鄞县通志•文献志•贡举》——《宋贡举题名》:“宣和三年,杨正权。”
乾道五年己丑(1169)郑侨榜
【 杨正功 】明州鄞县人。乾道五年登进士第。
《乾道四明图经》卷一二《进士题名记》:“乾道五年郑侨榜,杨正功、叶逊志。”
民国《鄞县通志•文献志•贡举》——《宋贡举题名》:“孝宗乾道五年,杨正功。”
嘉定十六年癸未(1223)蒋重珍榜
【 杨梦龙 】庆元府鄞县人。正权侄。嘉定十六年登进士第。
《宝庆四明志》卷一0《进士》:“嘉定十六年蒋重珍榜,杨梦龙,正权侄。”
《延祐四明志》卷六《人物考》下:“嘉定十六年蒋重珍榜,杨梦龙,正权侄。”
嘉靖《宁波府志》卷三《选举•进士•宋》:“鄞县,嘉定十六年,杨梦龙。”
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二七《选举•进士》:“嘉定十六年癸未蒋重珍榜,杨梦龙。”
光绪《新修鄞县志》卷二0《选举表》——《进士》:“嘉定十六年癸未,杨梦龙,正权从子。”
民国《鄞县通志•文献志•贡举》——《宋贡举题名》:“嘉定十六年,杨梦龙。”
绍定二年己丑(1229)黄朴榜
【 杨钰 】字君实。庆元府鄞县人。绍定二年己丑登进士第,授迪功郎、上虞县尉。仕至朝议大父、知肇庆府。立朝纲明正大,不附权贵,始终廉洁。
《宝庆四明志》卷一0《进士》:“绍定二年黄朴榜,杨钰。”
《延祐四明志》卷六《人物考》下:“绍定二年黄朴榜,杨钰。”
明凌迪知《万姓统谱》卷四一:“杨钰,字君实……绍定初登进士,授迪功郎、上虞尉,调赣州教授……改直通郎、知饶州……官至朝议大夫、知肇庆府。”
《宋元四明六志校勘记》卷二《宝庆四明志卷五·先贤》:“杨钰,字君实,绍定二年进士,初调上虞尉……知肇庆府……卒年七十四。”
嘉靖《宁波府志》卷三《选举表·进士·宋》:“鄞县,绍定二年,杨钰。”
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二七《选举·进士》:“绍定二年己丑黄朴榜,杨钰,鄞人。知肇庆府。”
民国《鄞县通志·文献志·贡举》一《宋贡举题名》;“绍定二年,杨钰。”
陈训正《鄞县通志人物编》上《人物类表》第二《仕绩》甲《宋》:“杨钰,字君宝。绍定二年进士。尝知饶州德兴县,境多奸民,肆为跋扈,前令率坠机阱,八年间去者五人,饮气死者一人。钰言于宪使赵崇徽,追捕之,奸为屏迹。邑居四山之僻,民多艰食,钰节用积钱二百万,置米千斛,贮显惠仓,时出之,以平市价,贫者咸德之。景定间,人对,条陈三策:一任正人以黜奸邪,二兴民利以培治本,三讲武事以图恢复。上览之,大说,将授馆职,不果,以朝议大夫、知肇庆府。及郡县行公田,钰曰:‘公田,政所以利民,不利而行,如吾民何?’遂却不行。御史朱貔孙劾之,免官归。钰为人刚明正大、不附权贵,始终廉介,贫至鬻器以自给,处之裕如也。”
【 杨埴 】一作植。庆元府鄞县人。绍定二年己丑登进士第。
《宝庆四明志》卷一0《进士》:“绍定二年黄朴榜,杨埴。”
《延祐四明志》卷六《人物考》下:“绍定二年黄朴榜,杨埴。”
嘉靖《宁波府志》卷三《选举表·进士·宋》:“鄞县,绍定二年,杨钰。”
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二七《选举·进士》:“绍定二年己丑黄朴榜,杨植,鄞人。”
光绪《新修鄞县志》卷二0《选举表》一《宋进士》:“绍定二年己丑,杨埴”
光琴按:《浙江通志》作植。
民国《鄞县通志·文献志·贡举》一《宋贡举题名》:“绍定二年,杨埴。”
淳祐元年辛丑(1241)徐俨夫榜
【 杨宗卿 】庆元府鄞县人。淳祐元年登进士第。
《宝庆四明志》卷一0《进士》:“淳祐元年徐俨夫榜,杨宗卿。”
《延祐四明志》卷六《人物考》下:“淳祐元年徐俨夫榜,杨宗卿。”
嘉靖《宁波府志》卷三《选举表·进士·宋》:“鄞县,淳祐元年,杨宗卿。”
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二八《选举·进士》:“淳祐元年辛丑徐俨夫榜,杨宗卿,鄞人。”
民国《鄞县通志·文献志·贡举》一《宋贡举题名》:“淳祐元年,杨宗卿。”
淳祐十年庚戌(1250)方逢辰榜
【 杨景山 】庆元府鄞县人。淳祐十年登进士第。
《宝庆四明志》卷一0《进士》:“淳祐十年方逢辰榜,杨景山。”
《延祐四明志》卷六《人物考》下:“淳祐十年方逢辰榜,杨景山。”
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二八《选举·进士》:“淳祐十年庚戌方逢辰榜,杨景山,鄞人。”
民国《鄞县通志·文献志·贡举》一《宋贡举题名》:“淳祐十年,杨景山。”
宝祐四年(1256)丙辰文天祥榜
【 杨应霆 】 明州鄞县人。宝祐四年登进士第。
《宝庆四明志》卷一0《进士》:“宝祐四年文天祥榜,杨应霆。”
《延祐四明志》卷六《人物考》下:“宝祐四年文天祥榜,杨应霆。”
民国《鄞县通志·文献志·贡举》一《宋贡举题名》:“理宗宝祐四年,杨应霆。”
光琴按:《宝祐四年登科录》正奏名进士中无杨应霆,是否为《登科录》里缺漏之人,亦或为特奏名进士,待考。
杨姓鄞县(明代)进士录
洪武十八年乙丑(1385)丁显榜
【 杨志铭 】宁波府鄞县人。明洪武十八年进士第三甲第一百0八名,赐同进士出身。任户部主事,为水灾受钞四十五贯,流放金齿充军。
《光绪明清两代进士题名录·明洪武十八年进士题名乙丑科》:“赐同进士出身,第三甲三百六十二名:杨志铭,浙江鄞县人。”
明俞宪《皇明进士登科考》第二《洪武十八年乙丑》:“第二甲赐进士出身,名数次序不可考,今并二甲共得四百六十九名;第四百二十三名杨志铭,浙江鄞县人。”
《御制大诰三编》(《续修四库全书》第862本)第三一九页《进士监生不悛》:“徒流罪,进士,杨志铭,任户部主事,为水灾受钞四十五贯,免杖,流发金齿充军。”
明张朝瑞辑《皇明贡举考》卷二第十六页:“(洪武十八年)第三百六十二名,赐同进士出身……杨志铭,浙江鄞县人。”
清盛子邺辑《类姓登科考》(湖北图书馆藏清钞本)卷二·七阳(子226——457上):“杨自立,江西泰和人,洪武辛亥二甲传胪……杨居正,浙江归安县人,乙丑二甲。杨志铭,浙江鄞县人,三甲。”
嘉靖《浙江通志》卷五0《选举志》第七之一:“洪武十七年,宁波府十四人……王文英、单贵孙、杨志铭、罗暹……林达、徐应台、方伯礼、应宗义、江顗、袁矿。文英、贵孙、志铭、暹、顗、矿、达应台、伯礼、宗义,洪武十八年进士。”
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三0《选举·进士·明》:“洪武十八年乙丑科丁显榜,杨志铭,鄞人。”
民国《鄞县通志·文献志》三《明征辟贡举题名·进士》:“洪武十八年,杨志铭。”
代宗景泰二年辛未(1451)柯潜榜
【 杨守陈 】字维新,号晋庵,一作号镜川。宁波府鄞县人。自惩子。明景泰二年进士第二家第五十四名,赐进士出身,选翰林院庶吉士。天顺二年,复授编修,预修《大明一统志》。后被指教授内监。成化八年,侍郎兼詹事府丞。赠礼部尚书,谥文懿。
《天一阁藏明代科举录选刊·景泰二年进士登科录》:“第二甲七十五名赐进士出身:杨守陈,贯浙江宁波府鄞县,民籍。县学增广生。曾祖浩卿,祖九畴,父自惩,泉州府仓副使,母张氏,重庆人。弟守防、守随、守阯、守为、守隰、守陆、守聝、守隅。娶丁氏。浙江乡试第一名,会试第十三名。”
《光绪明清两代进士题名录·明景泰二年进士题名录辛未科》: “赐进士出身第二甲七十五名:杨守陈,浙江宁波府鄞县,民籍。”
明俞宪《皇明进士登科考》卷六《景泰二年辛未》:“第二甲七十五名赐进士出身:第五十四名杨守陈,浙江鄞县人。”
明张朝瑞辑《皇明贡举考》卷四第二十三页:“第二甲七十五名赐进士出身:杨守陈,浙江鄞县。”
明焦竑《献徵录》卷二六,第一0八九页,何乔新《杨公守陈墓志铭》:“弘治二年冬十月,吏部右侍郎兼詹事府丞四明杨公以疾卒于家,享年六十有五……公讳守陈,字维新,世家鄞之镜川……景泰庚午……明年登进士第,选入翰林为庶吉士……授翰林编修……升詹事府少詹事,仍兼侍讲学士……执政拟公南京吏部右侍郎,上览之,取御笔涂南京二字……公以吏部侍郎兼詹事府丞,吏馆供职如故。”
明焦竑《献徵录》卷二七,第一一四五页,李东阳《杨公守阯神道碑铭》:“浙之东有称碧川先生杨公者,讳守阯,字惟立,镜川先生文懿之弟也,世居宁波之鄞……文懿公讳守陈,以进士入翰林,累官吏部左侍郎兼詹事府丞。”
《明诗纪事》乙籖卷一八,第八七0页:“杨守陈,字维新,鄞人。景泰辛未进士,改庶吉士,除编修……擢吏部侍郎。卒赠礼部尚书,谥文懿。”
明谈迁《国榷》卷三0,第一八九六页,景泰二年三月乙卯:“进士……杨守陈……俱选翰林院庶吉士。”
明谈迁《国榷》卷四一,第二五九三页,弘治二年十月壬寅:“吏部右侍郎兼詹事府丞杨守陈卒。守陈,字维新,鄞人。景泰辛未进士,馆选,授编修……少詹事……赠礼部尚书,谥文懿。”
《明史》卷一八四《杨守陈传》:“杨守陈,字维新,鄞人……举景泰二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执政拟守陈南京吏部右侍郎,帝举笔去‘南京’字,左右言刘宣见为右侍郎,弟乃改宣左,而以守陈代之……乃以本官兼詹事府,专事史馆。二年卒。谥文懿。赠礼部尚书。”
清盛子邺辑《类姓登科考》(湖北图书馆藏清钞本)(子226——458上):“杨守陈,浙江鄞县人,景泰辛未二甲,吏部右侍郎兼詹事府丞,赠礼部尚书,谥文懿。兄翰林。”
清朱彝尊《静志居诗话》卷七《杨守陈》:“杨守陈,字维新,鄞县人。景泰辛未进士,改庶吉士,除翰林编修,历侍讲、洗马,迁学士,擢吏部右侍郎,兼詹事府丞。卒,赠礼部尚书,谥文懿。有《晋庵》、《桂坊》、《铰川》、《东观》、《金坡》、《铨部》等集。”
嘉靖《浙江通志》卷四七《人物志》第六之十二:“杨守陈,字维新。鄞县人。景泰二年进士,授翰林编修。历洗马……仕至吏部右侍郎……谥文懿。”
嘉靖《浙江通志》卷五0《选举志》第七之一:“景泰元年,宁波府二十四人,杨守陈,解元。董琳……守陈,景泰二年进士。”
民国《鄞县通志·文献志》三《明征辟贡举题名·进士》:“代宗景泰二年,杨守陈。”
陈训正《鄞县通志人物编》上《仕绩》甲《明》:“杨守陈,字维新,号晋庵,自惩子。景泰二年进士,选翰林庶吉士。时帝于宫中,尝金银为豆乱撒地下,令宫人、宦侍争拾为哄笑。守陈赋《银豆谣》凤之。未几,丁父忧,而祖父母继卒,居丧七年,学识益邃。天顺二年,服阕,授编修,预修《大明一统志》。寻被旨授徒内监,辞,不许。成化初,开经筵为讲官,每进讲必傅经义以纳忠诲,虽至应制诗文,亦不忘劝诫。八年,迁侍讲学士,校正《通鉴纲目》,预修《元通鉴纲目》。寻母丧,去。上念守陈侍从久,特旨遣官谕祭,服阙,起故宫。是所教中官,已多贵幸,凡预教者率因之以进,独守陈泊然无少藉。”有欲出力援之,则谢曰:‘我老嫠妇也,抱节三十年矣。乃垂老而改志耶?’缙绅往往传诵其言。进少詹事兼侍讲学士。守陈虽晚遇,而名重一时,礼部尝拟国子监祭酒,在廷大臣合辞举:‘堪吏部侍郎,宜人内阁。’皆不果用。孝宗嗣位,官僚悉迁轶,执政拟守陈南京吏部右侍郎,帝举笔去‘南京’字,左右言:‘刘宣见为右侍郎。’帝乃改宣左而以守陈代之。弘治改元,守陈上疏言:‘愿尊祖宗旧制,开大、小经筵,日再御朝。’帝深嘉纳,即日谕礼部以三月御经筵。会修《宪宗实录》,命兼副总裁。……病卒,上闻讣嗟悼,赐谥文懿。弟守阯,字惟立,号碧川。成化元年举乡试第一,明年会试闻母疾,驰归省侍疾,愈。卒业太学,祭酒邢让下狱,率六馆生伏阙讼冤。四十年进士及第,授编修。”
宪宗成化二年丙戌(1466)罗伦榜
【 杨守随 】字维贞,号贞庵。父自悆。宁波府鄞县人。官籍。府学生。治《易经》。明成化二年进士第三甲第一百一名,赐同进士出身。初授江西道监察御史。历知府,应天府尹,南京右佥都御史、提督,终官工部尚书、掌大理事。卒赠太子少保,谥康简。为有明一代名臣。兄守陈,进士,历翰林院编修。弟守阯,举人。
《成化二年进士登科录》:“第三甲二百五十二名赐同进士出身:杨守随,贯浙江宁波府鄞县,官籍。府学生,治《易经》。字维贞,行伍,年三十二,八月十八日生。曾祖浩卿,祖九畴,父悆。”
《天一阁藏明代科举录选刊·成化二年进士登科录》:“第三甲二百五十二名赐同进士出身:杨守随,贯浙江宁波府鄞县,官籍。府学生,治《易经》。字维贞,行伍,年三十二,八月十八日生。曾祖浩卿,祖九畴,父自悆,母张氏,具庆下。兄守陈,编修;守防。弟守阯,举人;守鄬、守隰、守陆、守聝、守隅。娶陈氏。浙江乡试第三十八名,会试第六十八名。”
《光绪明清两代进士题名录·明成化二年进士题名碑录丙戌科》:“赐同进士出身第三甲二百五十二名:杨守随,浙江宁波府鄞县,官籍。”
明俞宪《皇明进士登科考》卷八《成化二年丙戌》:“第三甲二百五十二名赐同进士出身:第一百一名杨守随,浙江鄞县人。”
明张朝瑞辑《皇明贡举考》卷四第八0页:“(成化二年)第三甲二百五十二名赐同进士出身:杨守随,浙江鄞县。”
明何出光等《兰台法鉴录》卷一一《成化朝》:“杨守随,字维贞。浙江鄞县人。成化二年进士。除江西道御史,巡漕查盘大同,巡按江西,改福建道。升应天府丞。累升工部尚书。正德二年,建言罢归。寻复职,致仕。赠太子少保。”
明焦竑《献徵录》卷六十八第二九五七页《掌大理寺事工部尚书杨守随传》:“掌大理寺、工部尚书杨守随,字维贞,浙江鄞县人。成化丙戌进士,授江西道监察御史……调南宁府知府……升应天府尹……升南京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提督操江……改大理寺卿……升工部尚书,仍掌大理寺事。正德十五年六月卒……谥康简。”
明谈迁《国榷》卷三十五第二二三九页,成化三年九月癸亥:“进士方昇……杨守随……为试监察御史。”
明谈迁《国榷》卷五十一第三二0三页,正德十五年六月辛巳:“前署大理寺事、工部尚书杨守随卒。守随,字维贞,鄞人。成化丙戌进士授御史……少与从兄守陈、守阯相砥砺……赠太子少保,谥康简。”
《明史》卷一百八十六《杨守随传》:“杨守随,字维贞,鄞人,侍郎守陈从弟也。举成化二年进士,授御史……招为应天府尹……进工部尚书,仍掌大理寺……瑾诛,复官。又十年卒,年八十五。”
清盛子邺辑《类姓登科考》(湖北图书馆藏清钞本)卷二·七阳(子226——459上):“杨廷贵,四川岳池县人,成化丙戌二甲……杨守随,浙江鄞县人,三甲,工部尚书、掌大理寺事,赠太子少保,谥康简。”
《嘉靖南宁府志》卷六《名宦·大明·知府》:“杨守随,浙江鄞县人,由进士成化间任……累官至工部尚书。”
《嘉靖浙江通志》卷五十一《选举志》第七之二:“成化元年,宁波府二十三人:杨守阯,解元。吕钦、杨守随……卢瑀……郑巳,应天中、金泽……巳、守随……,成化二年进士。”
民国《鄞县通志·文献志》三《明征辟贡举题名·进士》;“宪宗成化元年,杨守随。”
陈训正《鄞县通志人物编》上《仕绩》甲《明》:“杨守随,字维贞,号贞庵。成化二年进士,授江西道监察御史,自治甚严。有为权贵相招延者,谢不往。后其人犯法,众避不敢鞫。”守随独按问如律,人皆服其先识。巡按所至,以风采见惮。六年,疏陈《六事》,言郕王受命艰危时,削平祸乱,功甚大,殁乃谥以戾公,论不平,此非先帝意,权奸逞私憾者之为之也,亟宜改易,彰陛下亲亲之仁。七年,陕西失机,总兵官夤缘脱罪而独坐镇巡官。守随上疏,以为法度乎画一,刑赏不宜异同,请并论以法。寻奉敕查盘大同等处仓库,至则亲执薄书,推算毫发,必尽委积,官吏有望风解印绶去者。十六年,升应天府丞。一日传旨调南宁知府,郡去桂远。吏治多不法。守随独亢节自夺,罢里甲供馈,禁佐属勿得擅受论诉,督课诸生,惩男女之不以礼婚者,风俗为之一变。弘治初,(李)孜省诛,始召为应天府尹,堪南京守备中官蒋琮罪,琮族其党。郭镛劾守随按给事中方向狱不公。谪广西有参政。七年,进按察使,累迁至大理寺卿,充经筵官,考满晋级资治尹。寻以七十引年,温旨慰留,因疏《刑名十事》,皆著为令。武宗即位,守随九载考满,升工部尚书,仍掌大理寺事。中官李兴擅伐陵木论死,令家人以银四十万两求变其狱,守随持之坚,狱不得解。廷臣之争余盐也,中旨诘:‘是何大事?’守随语韩文曰:‘事诚有大于是者!’文遂偕九卿伏阙,论刘瑾等八党。不报。文等反被逐。守随愤,独上章论内臣刘瑾……等八人希意导谀,诬上罔下,时人目为‘八虎’,而刘瑾者尤甚,乞将此数人拿送法司,明正典刑。疏人,帝不省,瑾辈深衔之,传旨致仕。(正德二年)正月朔,守随陛辞,明日遂行,次张家湾,瑾潜令军校尾随欲祸害之。乃僦车就道,一不烦官府,始免于害。瑾又矫诏指守随与刘健、谢迁、韩文、林翰、张敷华等凡五十三人,目为朋党,颁示天下。三年四月,坐守随覆失出,逮赴京师系狱,罚米千石输塞上。逾年,复坐庇乡人,重狱除名,追毁诰命,再罚米二百石,守随家立破。九月,瑾诛,科道胡镇等交章论荐,不报,以余党尚在也。已而复职。又十年,卒,谕祭营葬,赠太子少保,谥康简。父自悆。
【未完,请看下一篇】
作者简介 作者在明状元杨升庵之“升庵祠”前留影 杨光琴,字骏骁,号百胜山人,男,一九七九年生,湖北省利川市人。 湖北利川百胜杨氏文化研究会会长
播州杨氏遵义理事会文史研究处处长
播州杨氏遵义理事会会员
湖南杨震历史文化研究会会员
值班编辑:杨小编 来源:杨光琴
本文献为杨光琴授权杨氏网首发,未经原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网站团队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