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德榜 诗歌词赋 杨氏企业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广西 广东 海南 湖南 湖北 江西 福建 四川 贵州 云南 浙江 江苏 河南 安徽 陕西 山西 山东 河北 辽宁 吉林 甘肃 青海 台湾 香港 澳门 新疆 宁夏 西藏 海外 黑龙江 内蒙古 |
杨姓“湖广填川”略考
(杨光琴)
内容提要
湖广填川,以麻城为最。
湖广麻城,麻城孝感乡。历来是交通要塞,仕贾文儒交流、兵家诸国争夺之要塞,同时乃历朝移民圣地。众多宗亲寻根问祖之时,对始迁祖之地源、族源烦恼异常,无从寻查。本文参以国家正史、正史类编、方志、谱牒加以综合整理,同时附上部分古今地名对照,供大家交流。
还有很多未知,等待完善。同时,有更多讯息的宗亲亦或学者,凡望提供资料,亦或作文交流。笔者本人不足之处尚多,敬请指正为感!在此,感谢!
关键词
杨姓 湖广 填川 略考
寻根文化的情感召唤
今天,在川渝地区,我们经常会在同宗聚会的时候,听到一句民谣:“要问祖籍在何方?——湖广麻城孝感乡。”有关麻城孝感乡的传说,世代流播,数百年来,承载着很多历史文化讯息。而今国泰民安之时,人们对家谱需要的文化功能越来越强。
我们来自何方?
我们的根在哪儿?
寻祖问根的情感召唤,在物欲横流的当今无法阻挡。正符合现代中国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如习总书记2015年2月17日,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
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 习近平
本文述说的区域界定
湖广,湖广行省元置湖广等处行中书省。一二八一年治鄂州(今武汉市武昌),治武昌路,今湖北武昌,领武昌等路三十,归州等州十三,汉阳等府二,安抚司十五,南宁等军三,属州十七,自湖广至广西、贵州及四川南境皆属焉,即今湖南全境及广东电白县以西、广西河池县以东、恩阳县以南全境、又湖北汉川,武昌及兴山巴峡以南地,明朝后海南及钦、廉州划归广东。从此湖广始专指两湖之地(湖南、湖北),清代称两湖总督,亦曰湖广总督。
今我们杨姓“湖广填川”略考,以麻城孝感乡为重点,偶尔穿插其它地域。因为麻城乃中国移民圣地之一。
四川,本文四川泛指今四川省和重庆直辖市区域。
相关内容的文化整合
以方志地域沿革、人口氏族载录和谱牒结合。略考而已,供宗亲及世人指点交流。历来宗亲、世人对移民地是神圣而又模糊的概念。比如麻城,那也只是一个移民的驿站,集散地而已。并不是所有移民都是麻城本地人。这个概念必须清楚,否则会对咱们寻亲带来很多阻挠和困扰。
201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麻城人口120多万,杨姓人口20589人,占比1.83%,排名第十四位。
一、 麻城历史沿革
麻城境内出土的诸多文物证明,7000年前已有人群在此“举”水流域生活。夏商时期境内属于夏商王朝控制的小方国“举国”,公元前11世纪以后,成为“黄国”的属地。
春秋战国时期隶属“楚地”。秦统一全国,置36郡,以郢为南郡,麻城属南郡辖地;后置衡山郡,郡治邾城(今黄冈禹王城),乃属衡山郡。两汉为“西陵辖地”,隶属江夏郡。
三国时先属魏弋阳郡,后属吴蕲春郡。晋属弋阳郡,永嘉三年(公元306年),因恢复西阳王爵位,先后将弋阳郡的西陵、邾、蕲春等划归西阳国(都今河南光山)。咸和四年(公元329年),西阳王因依附叛乱被杀,国除,于邾城附近侨置西阳郡、县,遂属西阳郡辖。后赵南侵,其部将麻秋在今县城东北15里的古城畈筑城以守。自此,始有麻城之名。
南北朝时期,刘宋初,分西阳置建宁左郡(今县城西南)。文帝元嘉二十五年(公元448年),又于境内置长风(西北)、赤亭(西部)、阳城、彭城等县,隶属豫州西阳郡。孝武帝孝建元年(公元454年),西阳郡划入、郢州。大明八年(公元464年),建宁左郡降为左县,合并赤亭、彭波、阳城三县为阳城左县,隶属郢州西阳郡。
南齐建元二年(公元480年),置齐安郡,治齐安(今县城西南)。又分西阳县为建宁、阳城二县,恢复建宁左郡,治建宁。永明四年(公元486年),改建宁左郡为建宁郡,划属(西)豫州。南梁分西阳设置信安县,又于白沙关(今县城西北)置沙州,辖建宁、齐安郡;于蒙龙城(今县城东北)置定州(辖郡今属河南),于鹿城关(今红安地)置北江州,辖梁安、义阳(今红安地)、齐昌等郡。又先后设置北西阳、岐亭、梁丰等县,以及南郡、定城、阴平等郡。
北齐天保年间,于境内设置衡州。陈废。北周恢复衡州,改定州为亭州,以建宁、阳武两县(今麻城)隶州之北建宁郡。又于县城东80里设置东义州。隋初罢诸郡为州,信安县属黄州;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改信安为麻城,仍属黄州。大业五年(公元609年)废州设郡,属永安郡。
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麻城置阳城县,同年在麻城置亭州辖麻城、阳城两县。武德八年(公元625年),撤亭州,并阳城,恢复麻城旧制,属黄州都督府。元和三年(公元808年),麻城并入黄冈县。大中三年(公元849年)恢复。
五代时,建置如唐,先属吴。后属南唐。其时,南唐与后周划江为界。周世宗显德五年(公元958年),后周占领南唐江淮之间的大片领土,麻城遂为后周辖县。宋属淮南西路黄州。
南宋绍兴年间(公元1131~1162年),麻城为南宋北界。理宗端平三年(公元1236年)避兵乱,县城曾一度迁至什子山(今县城东80里)。
元初属湖广行省黄州路,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随路改属淮西道。大德三年(公元1299年)又随路改属河南江北行省。至元年间,县治从什子山迁回古城畈。元朝末年,邑人姜铭等筑城于今地,后为县城。
明太祖甲辰年(公元1364年)属湖广行省黄州府。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属湖广布政司,随府划属河南。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还属湖广。
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张献忠率部攻占麻城,改麻城县为长顺州。七月,引兵入蜀,名复其旧。清代,麻城属湖北布政司黄州府。
民国二年属湖北省武汉黄德道,后更名鄂东道,又改为江汉道。二十一年,属湖北省第四行政督察区。二十七年七月二十日,日机轰炸县城;八月,县政府迁往龟头河。三十二年,又从龟头河迁往阎家河山水垸暇形地。三十四年,迁回麻城。
1949年3月11日人民解放军解放麻城全境。3月29日,麻城县人民民主政府成立,隶属鄂、豫行政专员公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麻城县一直隶属黄冈地区。1986年8月,麻城撤县设市,1996年黄冈撤地设市,目前麻城市暂属黄冈市代管。
二、麻城建制沿革
麻城建制沿革表 |
||
两汉 |
西陵县 |
属江夏郡。为衡山王吴芮封地,故城在今黄州府西北百二十里。 |
邾县 |
秦属南郡汉初省。 |
|
三国 |
西阳县 |
魏置。属弋阳郡,黄初中分汝南郡。 |
治弋阳后并入吴。 |
||
晋 |
西阳国 |
惠帝时分弋阳郡为西阳国,属豫州。 |
南朝 |
西阳郡 |
宋孝建中属郢州,太始中以属豫州,后复还郢。 |
长风县 |
元嘉中置,故城在县西北。 |
|
赤亭县 |
元嘉中置,故城在县西。 |
|
建甯左郡 |
大明中置,故城在县西南,寻改郡为县 |
|
阳城县 |
大明中并赤亭为阳城。 |
|
信安县 |
梁置,属永安郡。 |
|
北西阳县 |
梁置,故城在县西北,属永安郡。又筑竹敦、麻阳二城。 |
|
北江州 |
梁置,故城在县西,魏因之,治鹿城关。 |
|
南定州 |
梁置,故城在县东北,魏因之,治蒙龙,疑即今之鹅笼司。 |
|
岐亭县 |
梁置,十八蛮县之一。 |
|
南郢州 |
梁置。 |
|
梁丰县 |
梁析建甯改置梁丰,属齐安郡。 |
|
沙州 |
梁置,治白沙戍。 |
|
定州 |
陈废北西阳,改南郢州曰定州。 |
|
定城郡 |
陈置。 |
|
阴平郡 |
陈置,复置建宁郡。 |
|
鹿城县 |
陈置,属永安郡,北江州治。 |
|
北朝 |
衡州 |
北齐侨置,寻废。 |
亭州 |
北齐改定州曰亭州。 |
|
东义州 |
北周置设,刺史故城在县东八十里。 |
|
隋 |
麻城县 |
开皇十八年始改信安曰麻城。 |
唐 |
亭州 |
唐初复置亭州,领麻城、阳城二县。 |
阳城 |
武德初新置。 |
|
仙居县 |
县属光州。为今麻城西北界,地今犹存,仙居乡仙居山之名。 |
|
麻城县 |
武德八年废亭州仍省阳城入麻城,元和中又省入黄冈。 |
|
建中初复置,属淮南西道,五季属吴,后入南唐,均为旧名。 |
||
宋 |
麻城 |
属黄州郡。端平二年移县治於什子山,在今县东八十裏。 |
元 |
麻城 |
属黄州路。 |
明 |
麻城 |
洪武初麻城属黄州府,隶湖广省。 |
清 |
麻城 |
属湖广布政使司,一仍明旧。 |
三、麻城杨姓人口主要分布
序号 |
区、镇、乡、街道办 |
村、社区 |
其它备注 |
1 |
古楼办事处 |
杨基塘社区 |
|
2 |
岐亭镇 |
杨畈冲村 |
|
3 |
铁门岗乡 |
杨家院村 |
|
4 |
夫子河镇 |
杨家冲村 |
|
5 |
夫子河镇 |
杨家庙村 |
|
6 |
夫子河镇 |
杨家畈村 |
|
7 |
龟山乡 |
杨家铺村 |
|
8 |
盐田河镇 |
杨家冲村 |
|
9 |
张家板镇 |
杨家河村 |
|
10 |
木子店镇 |
杨树村 |
|
11 |
木子店镇 |
杨梅河村 |
|
12 |
木子店镇 |
杨岭岗村 |
|
13 |
黄土岗镇 |
杨柳河村 |
|
14 |
福田河镇 |
杨家河村 |
|
15 |
顺河镇 |
杨家高山村 |
|
以上,可见杨姓一族当年的盛况,其聚居村落几乎全以“杨”命名。这些村落是现在行政村,也有自然村,为我们寻根问祖,提供了有力根据地。
四、部分杨姓“湖广入川”行略
一、万户侯杨仲祥家族
始祖杨仲祥,字长发,原籍江西吉安府庐陵县,以武举应诏,累功封护驾将军。明洪武十三年,封万户侯,督兵镇麻,遂定居麻城。其后裔现分布于市内杨福一垸、张家墙、卢家窳、朱家岗、傅兴窳、五脑山、西阳冲、南岗、林店杨家院子、万家楼、草鞋店、岐亭杨家畈、宋埠施家咀、宋埠杨家院子、西店杨家坳、五家冲、落衣山杨家窳、闵集杨家院子、王集杨家湾。
〔1〕、麻城入川
世次 |
名讳 |
迁入地 |
其他备注 |
||
七世 |
杨炎 |
巫山 |
明·万历十五年 |
||
十一世 |
杨宗璜 |
龙安 |
|
||
十三世 |
杨天佑 |
江油 |
|
||
十四世 |
杨从贵兄弟 |
四川 |
贸易经商入川,何地落业未知 |
||
十五世 |
杨士万 |
四川 |
入川,何地落业未知 |
||
十六世 |
杨盛恩 |
安岳 |
|
||
|
|||||
|
|||||
十六世 |
|||||
|
|
杨盛荣 |
|
安岳 |
|
|
|||||
|
|||||
十六世 |
|||||
|
|
杨盛甲 |
|
安岳 |
|
|
|||||
|
|||||
十六世 |
|||||
|
杨盛文 |
成都府石羊场 |
|
||
|
|||||
|
|||||
十七世 |
|||||
|
杨德全 |
成都府石羊场 |
|
||
|
|||||
|
|||||
十八世 |
|||||
|
杨大全 |
四川 |
入川,何地落业未知 |
||
十八世 |
杨大福 |
四川 |
入川,何地落业未知 |
〔2〕、宗派
知亲宗功,盛德大业;仕志恢宏,卓邦之谱。
(二)、岐亭杨氏族谱
(1)、姓氏源流
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幼子叔虞被封为唐侯。叔虞之子姬杼在周康王六年受封,食采于杨,为杨侯大夫,因地受姓,是为杨姓始祖。七十一世杨时,字中立,宋代名儒、理学家,人称“龟山先生”,其后裔数人迁入麻城。
(2)、入麻城始祖
元朝末年,江西丰城县石滩冲的杨茂春,在朱元璋鄱阳湖大战陈友谅的危急时刻,运粮三千石,资助朱元璋,后被封为万户侯。茂春率领兄弟子侄十八人,随军征战湖北,卒于军旅。
(3)、家族外迁入川
世次 |
名讳 |
迁入地 |
其他备注 |
||
九世 |
杨哲 |
四川 |
|
||
|
|||||
|
|||||
十世 |
|||||
|
|
杨承祚 |
|
四川 |
|
|
|||||
|
|||||
十四世 |
|||||
|
杨人先 |
四川,居和包场。 |
人先,字大乾,雍正八年九月,入川。 |
||
十四世 |
杨人集 |
四川 |
人集,字大成,乾隆五年冬月,入川。 |
||
十四世 |
杨宗林 |
四川 |
|
||
|
|||||
|
|||||
十六世 |
|||||
|
杨武达 |
四川 |
|
|
|
(4)、宗派(从十三世起)
文人世起,大振家声;忠孝节义,正直光明。
智廉勇艺,亦可成仁;训尔子孙,不读则耕。
慎思审问,择善之本;敏行欲讷,存心惟谨。
诗书裕后,亦骥是守;周复相传,上下无苟。
(5)、谱牒概述
岐亭杨氏现存清·嘉庆十年墨谱,最早为十一世杨启在康熙年间所撰。编写此墨谱的依据是六世杨柏烬余残存的族谱序和族人瑞亭家藏六十余年的一部简谱。杨启又进行“搜寻编辑而谱稿成。,下限延至十三世。此后,这份墨谱被子孙后代多次抄眷增补。
康熙四十二年,杨启之子、十二世杨江,字祚昌,抄录收存。
嘉庆十年,十五世世贵,再次抄录。
道光十年,十七世大槐,重录。现存清代手抄本墨谱书本,源于此。
(三)、川籍族谱散集
散集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其家族宗亲交流与我,或微群、或Q群、或博客、或口述等,其原始谱牒作者本人尚未见识阅读,今录于下,供参考对照、寻根问祖之用。
迁入地 |
|
始迁地 |
入川始祖 |
迁入年代 |
安岳喜井 |
湖南泸溪 |
杨宣泰 |
清康熙五十八年 |
简阳普安 |
湖北麻城 |
杨惠吉 |
明洪武二年 |
泸州方山 |
湖北麻城 |
杨明启 |
明洪武二年 |
遂宁苏家河 |
湖南新宁 |
杨通周 |
清康熙三十六年 |
崇州苏场 |
湖北麻城 |
杨明礼 |
清初 |
安岳九龙 |
湖南东安 |
杨应学 |
清康熙五十四年 |
安岳驯龙 |
湖南东安 |
杨登贵 |
清康熙三十六年 |
安岳永康 |
湖北麻城 |
杨俸英 |
明洪武年间 |
达州渠县 |
湖北麻城 |
杨继祖 |
明洪武二年 |
广安龙台 |
湖北麻城 |
杨仲恒 |
明洪武四年 |
蓬安 |
湖南保靖 |
杨朝元 |
清康熙三十五年 |
越西炒米关 |
贵州黄平 |
杨胜先 |
清雍正四年 |
苍溪 |
湖北麻城 |
杨惠鉴 |
宋治平年间 |
苍溪城郊区杜里坝 |
麻城孝感乡 |
杨进年 |
时间未知 |
荣县荣川 |
湖北麻城 |
杨文焕 |
明洪武二年 |
(四)方志族谱空间分布散集
(1)、富顺
四川省富顺县志编纂委员会:《富顺县志》第28卷《风俗》,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1993年,第632页载:
“明代以前的老居民仅有李、王、范、郭……杨、景等姓氏,多数是明洪武时期由湖广、江西、河南等省移民之后裔,至今大约近30代。”
(2)、合川
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1995年,《合川县志》第四编《社会风土》载:
“龚、朱、刘、赵、……杨……”等61姓,有不少明代由湖广迁入。
(3)、云阳
清光绪《云阳县乡土志》之《氏族》载:
“明万历年间,杨春由麻城迁入云阳泥溪甲。”至今传二十余代,族人数千人,部分散居万州。”
(4)、邻水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1991年,《邻水县志》之《人口志》载:
①、邻水合流乡,杨姓元末明初湖广迁入。
②、邻水县城四郊,杨姓元末明初湖广迁入。
(5)、广安
清宣统《广安新志》卷十一《氏族志》载:
①、杨氏,其先居江西,后迁湖广麻城县孝感乡五里塘,明洪武五年,有本芳者迁徙州北。
②、杨氏,先世湖广麻城人,明有仲恒者,洪武进士,初徙州北,后迁龙台寺卜居。
(6)、简阳
民国《简阳县志》之《氏族志》共收录民国十五年(1926年)该县104个姓氏,供498支氏族资料,其中湖北麻城籍有205支,元末明初入简阳124支,其中麻城籍107支。杨姓名列麻城籍记录中。
①、先祖杨登公,原籍麻城孝感,明中叶迁川简西金桥青杠林。
②、先祖杨时应公,原籍麻城孝感,明万历年间迁川简西金桥漾家嘴。
(7)、井研
清光绪《井研县志》卷二十三《氏族》载:
杨氏,原籍湖广麻城,明中叶自嘉定徙井研县东。
(8)、内江
内江《杨氏族谱》之《文伯公行状》云:“吾族自鼻祖杨敬礼公,元末由楚麻城孝感乡入蜀。”
(9)、新都
新都杨氏。在巴蜀地区,甚至全国都有着深远影响的世家望族。有明一代,一门父子七进士,其中尤以明代“扶危定倾”内阁首辅杨廷和,明代状元、明代巴蜀著述第一人杨升庵为最。
民国,杨崇焕主编,《新都杨氏家谱》,藏四川客家研究中心,载:
夫始祖讳世贤,生于江西庐陵县,元末鸥祥之乱,迁湖广麻城县孝感乡,及明太祖洪武初,避红巾之乱,乃始入蜀。
(10)、丰都
清嘉庆《四川通志》卷44——47之《舆地·陵墓》载:
杨大荣墓,在丰都县龙亭山。葬于弘治八年(1495年)。明人王鏊撰写墓志铭曰:
杨世家孝感,有讳德言者,仕元为万户统军,莅蜀,家忠州之丰都,至于君五世矣。
(11)、万县
民国九年万县市廓里大十甲《杨氏族谱》载:始祖杨桂芳者,乃北宋杨家将杨业之子六郎延朗后裔。明永乐五年,由山西太原府文水县领兵却蛮于贵州普安州,时任八台总兵之职。后裔散居各地,以湖广行省贵州思南府安化县为众。后裔杨广于清雍正八年入川万邑市廓里大十甲龙滩溪落业。
(12)、垫江
①、清嘉庆《四川通志》卷44——47之《舆地·陵墓》载:
杨朝墓,在垫江县南十里杨家庄。葬于嘉靖庚申(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明人卞邦谟撰写墓志铭曰:
先生讳朝,字国宾,莲石别号也。其先湖广孝感人。谱逸无考。
②、清嘉庆《四川通志》卷44——47之《舆地·陵墓》载:
杨宗震墓,在垫江县金安山。卒于隆庆己巳年(隆庆三年,1569年)。明人曹汴撰写墓志铭曰:
公讳宗震,字仲起,崑州是其别号也。其世籍传自楚孝感,来居垫邑。
五、杨姓“湖广入川”其他拾遗
四川杨氏有土著、有移民,而移民时间上有早有迟,空间上有北有南,有东有西。而今以下录部分县市杨姓入川的时间、空间、人口等有关资料,辅助交流与寻根。
(一)巫山
1991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巫山县志》之《人口》载:
大溪至南陵一带,明末杨姓由湖北迁入。
江东、横石溪、两坪、东坪坝、冯家坝一带,杨姓自两湖、江西迁入。
福田、下田、双桥、五龙、,杨姓由两湖迁入。
(二)、忠县
1994年,四川辞书出版社出版,《忠县志》之《人口》载:
1982年,杨姓全县达5000户以上,其中外迁入1683户,有部分由湖广迁入。
(三)、邻水
1991年,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邻水县志》之《人口》载:
杨姓移民,湖北最多,以麻城为最,江西、广东次之。
(四)、宜宾
1991年,巴蜀出版社出版,《宜宾县志》之《社会篇》载:
杨姓以湖广籍最多。江西、广东、福建次之。
1982年,宜宾杨姓7110户,分居8个镇,20个乡。
(五)、蒲江
1992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蒲江县志》之《建制·人口》载:
明洪武至崇祯年间,有部分杨姓由湖广迁入。
另:清诏令入川,由湖北迁入者,杨姓今居西崃、大兴、五星、朝阳、成佳、霖雨、复兴等地。
(六)、金堂
清光绪《金堂乡土志》之《氏族》载:
杨氏康熙时,自楚粤诸省迁来,散居四乡。其聚居杨家坝及杨家碾处者,烟户尤密。建有杨氏家祠。
1994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金堂县志》之《人口》载:
杨姓全县有1000户以上,分布在清江乡、杨柳乡等地。
(八)、新都
1994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新都县志》之《社会风土》载:
杨姓,元末避乱,迁徙湖北麻城县,后入川居本县。这主要指杨慎家族。
(九)、潼南
1993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潼南县志》之《人口》载:
①、杨姓,居住檬子乡大荒沟,康熙三十六年,由湖南辰州迁入。
②、杨姓,居双江乡,康熙三十五年,由湖南省辰州来川落业,在新林乡姬家坝老院子。
(十)、南部
1993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南部县志》之《人口篇》载:
杨姓一支由清初,湖北麻城迁入,至今传20代左右,和宋代本土杨姓分居境内130多处。流马、河坝、窑场、大王等乡有祠堂,金星乡、杨家大沟建有杨氏塔。
(十一)、南充
1993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南充县志》之《风俗》载:
杨姓,清代康熙三十三年奉诏填川,祖籍湖南靖州。
(十二)、岳池
1993年,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岳池县志》之《社会风俗篇》载:
①、杨姓,明代一支洪武年间由湖北麻城迁入本县今坪滩、酉溪苟角等地。
②、杨姓,清代一支祖籍江西丰城,明弘治年间迁入天柱县,康熙三十三年迁入本县,今顾县、东板、长田、观桥、双鄢等乡、镇。
(十三)、安县
1991年,巴蜀书社出版,《安县志》之《人口》载:
杨姓,居本县13大姓第六位,共2828户。
六、麻城孝感乡部分古今地名对照
(一)、麻城古孝感乡区域内沿用至今的地名
麻城县地名领导小组,1984年10月内部版《湖北省麻城县地名志》现将该地名志记录古今一直沿用的地名整理如下,供寻根者参考。从古至今,麻城的自然村、行政村几乎都带有如下字眼:
冲、岗、咀、洼、河、院、园、铺、套、楼、墩、坡、凼、岭、边、山、堰、垸、畈等字。
作者本人,尽自己所能,搜罗尽可能多的地名,以方便查找。以下:
(1)、老城区(原城关镇)地名录
古楼、朝圣门、义井、龙池桥、剪子街、贡家巷、石灰巷、桂花树、胡家井、毛家学、桃家园、大东门、油榨巷、小东门、福元桥、无河桥、土地祠、南玉社、布巷、绅紷巷、朱衣巷、祠堂畈、狮子塘、洲上垸、东城沿、码头垸、杨基塘、塘背垸、龙寺祠
(2)、市区三个街道办事处地名录
①、龙池桥街道办事处地名录
白塔河、胡家凼、檀树冲、九向洼、旱塘、红石堰、青莲寺、坛谷桥、旧寨、七里桥、石头屋、社庙垸、沙河、陶园、桂花楼、碾子垸、普乐桥、沙子岗、樟树脚、松鹤、河背垸、下晒庄、老屋垸、三合院、宋家河、五里桥、三里桥、姜家堑、黄狮岗、月字凉亭、桂花亭、楼子垸、十字岗、毛家水寨、西畈、屋背窑、套脚下、荷叶庵
②、古楼街道办事处地名录
小河头、墩上垸、大屋咀、畈上垸、井塘洼、清水塘角、长城楼、周家水寨、张铺、汪家楼、熊家岗、许家凉亭、丁家园、袁家窑、乌泥墩、夹塘埂、王家酒铺、汪家院子、望城岗、瓦泥塘、长塘角、付家院子、八斗丘、半边院、裁缝垸、石家凼、太平垸、马箭场、朴树垸、九师垸、刘家衖、高山咀、牌坊岗、官塘角、李家枣林、五棵枫、沈家庄、枫树垸、戴家塔、八房垸、井边垸、杨家院子、皂角树垸、松林垸、红石咀、刘家濠、河套垸、栗子园、梳妆楼、王家岗、甘家岗、钟家岗、肖家大垸、郭家寨、任家河坎、唐家垸、万家楼、胡家畈
③、南湖街道办事处地名录
樊顾垸、董家油榨、吊咀、王顾垸、十字凉亭、李家濠、伍周垸、柳树冲、周家垴、周家水寨、张铺、黄金桥、平头铺、土门岗、花边坟、老鸡婆、关厢、富家墩、雷家垸、陡坡山、杨明垸、聂家嘴、何家榨、邹家楼、万家堰、董家大树、周仍亮、五里墩、茶铺、烟墩包、向阳院、绣衣庄、清水塘、花屋凼、吴均垸、野鸡洼、聂家榨、十里铺、长塘垸、娄家院子、竹垸、楼上垸、大田埠、中间垸、邹家咀、桃园岗、耀家垸、彭国发、锅巴粥、徐家祠堂、半山坡、墩上垸、冯家墩、奶包、河沟边、周家石桥、夹沙洲、倚霞垸、彭永春、吴家堤、霞昌垸、白家大院、闵家集、合面垸、枫布垸、熊家墩、草鞋店、梓祥垸、娄家大塘、万家铺、余家堰、梅家泉、石马槽、陈家稻场、枫香畈、夹园、大王家楼、龙潭冲、三家垸、雨阴河、鸭八塘、闵家大塘、塘西垸、王家祠堂、监生垸、王家曹门、邹家牌楼、熊家垄、杨阁楼子、旬宣垸、袁家凉亭、官塘、辅弼塘、海螺湖、刘家地坪、肉铺垸、白鸭山、告呈垸、凌家垸、核桃河
(3)、中馆驿镇地名录
中馆驿、宴店、丁香树、板仓、占冲、赵家石桥、骆家大屋、一千庄、骆家堰、彭家垄、西阳镇、周黄家、四垸岗、管山、石梅山、学屋洼、周全边、扶子洼、王正山、狮子垸、尹家山、细树岭、陈家稻场、曹家坳、城隍山、李家板仓、翰林院、铁铺岗、楼子喻、洞门冲、井陈店、浮桥河、石坵坎、牌楼河、老爷洼、八脚垸、磨镰沟、陈公石、邓家榜、曹家仓、陈家大垸、分水岭、上马石、茅庙、料家边、灯笼山、鼎新寺、周家坎、王家稻场、五棵枫、长头山、原驾寺、鹅笼狮、竹篾匠、彭家畈、胡家堰、吴合兴、官田畈、熊家堰坎、大堰、泽香垸、西河岸、熊家窑冲、狮子脑、堰坎、王易洼、陈家寨、土龙地、上河塍、月湖垸、湖田垸、木梓林、湖北岸、周茂六、林家寨、熊家寨、白魏家桥、何家刹、马路口、余家河坎、浦兴集、王大茂、杨达王、金沙岗、桃园、下河塍、卫墩堡、大兴垸、胡家学、黄墩堡、墨池、天卜坎、林家下垸、王家集、土院子、王合兴、团林、李家坎、老集、炎兴集、方家河、杏子洼、刘家酒铺、黄鹤垸、君峙桥、石头板姜家、下夹洲、上夹洲、篾篮垸、沙墩洼、余日升、胡家塘、余大兴、陈东泰、土城、张家咀、柏子奄、东门、吴下份、吴上份、徐家祠堂、岗背垸、碾子湾、陈万顺、茂松垸、迎河集、堰边垸、孙成集、陈墩垸、祠堂垸、徐家长塘、柏树垸、黄土岗、观音堂、七里冲、龙王岗、吴庭楷垸、大深塘、大奄寺、小姐洼、周焕文、溜子坎。
(4)、宋埠镇地名录
项森、湘邦河、瓷瓦院、柴场街、永宁巷、鸽子笼、谢店、上头庙、桐子冲、古城山、碾子周、堰洼、邹甫公、道仕岭、驳岸袁家、龙井喻、刘秀山、王西瑶、羊山庙、彭英、桂家庙、李华、畈上爻、青山叶、泡树岗、黑林家、河家喻、李长官、余石坡、白庙邹、王通、鲍受武、猪脑山、青山垸、黄本义、任仲垸、井坎、豹耳龙、野鸡岗、圣卦山、蓑衣洼、刘明道、余逊、余清、刘仁、龚芳茂、一汪家、广玉垸、石丘黄家、火烧店、朱家冲、李大益、虾蟆石赵、钟家堂、叶家店、恶狗子垸、炉钱洼、四方院、孔林咀、牌楼垸、孝义堂、张杰、程涂张、堰塘垸、喻家河、熊铣、刘映魁、刘太、汪阁、周德、周桂、胡子仁、何达、红梅山、白花冲、开祠垸、土龙垸、靠山李、新田铺、朱溪河、谢家湖、小金巷、周家河、墩上袁、吴潮、任家稻场、拜郊城、木梓树河、龚芳棚、周界仙垸、禾程家、泗宾桥、续文垸、正店、陈祖、彭店、周徐杨、东岳庙、彭家楼子、长塘胡、独山、万金石、万郝胡、薛家嘴、鄢家河、章东桥、胡天晴、程公季、周文、郝家铺、刘打兔、江川、骑龙镇、屈家巷、肖家畈、胡胜三、马公桥、大路何、大路刘、项益沟、香山、朱李楼、葫芦山、叶家大垸、次子岗、叶子垸、康家老屋、李德仪、西峰山、叶家老屋、李胜、鸟雀林、何谭、李钊垸、赴家井、鳜鱼垸、李木、五周、大门口、刘李胜胡、东宿垸、张徐家、香铺垸、肖拔基垸、铁牛熊、新河坎、程秀市、大塘坎、新河坎、青峰潭、程乃义、项家拔、祝枝、张乐家、蔡家山
(5)、岐亭镇地名录
王俸咀、赵家大房、雪山周家、庄岔、辉先垸、钟贝贞、五棵树、玉凡垸、林向元、瓦汪家、陈正主、长塘垸、板桥何垸、猫虎垸、郭家大垸、典李家、杏花村、碾盘岗、石堰龚、龚家大垸、吴益山、卢碾子垸、姚李寨、程群益、龚颜王、李伏益、城麻塘、熊店、歧亭、赵家塘塍、丫头山、杨畈冲、赵家庙、堕石山、王西、周道仕垸、郝如堂、戴家垸、薛窖山、鹭鸶窠、花塘垸、袁家垸、朱仕教、金鸡岗、马头山、官塘梢、陡山洪、陈进士垸、陶品南、龚家崇、望街边、张家洲、小洲、荣家洲、花墙垸、榨篮垸、徐碾子垸、柳树垸、乌龙寨、茅镰河、曲铺、白沙洲、九螺山
(6)、铁门岗乡地名
铁门岗、四角门、刘贵河、于天岗、八角庙、王三盛、毛家大垸、毛秀垸、晋兴隆、毛世太、大店、团林垸、次三垸、陈门塘、大熊镇、高峰山、北卢子、熊春垸、张铁、范卢家、周常、七房寨、刘家洼、大李家阁、周贯垸、姚燕垸、明张垸、余惕若、肖上垸、中份垸、端柏垸、周家城、大庙岗、邬敦城、唐家寨、新顺垸、邬家寨、桑余家、冯家凉亭、打鱼江家、黄家林、六周家、陈政寨、张魏垸、柏树阵、汪家寨、周千垸、卢家大垸、邹恒山垸、连登垸、张信成、罗汝宜、杨汝兰、邓家大垸、罗家来垸、土墩冲、黄义顺、七门垸、有章垸、秦蔡古、周铁岗、鲍登仕、陡山河、袁背垸、熊家五门、道士垸、黄泥塘、栗树岗、豹子山、月食垸、鲁三元、粉铺、江家稻场、赵九河、周志善、胡志龙、大屋唐、卢下珍垸、泡毛垸、寨上、金鸡李、杨家院、刘元旦、毛选四、周画匠垸、刘华垸、胡六眉、杨仕昌、王时照、卢献野、大苏家、黄胜武、柯杨家、陈九万、走马岗、大草塘、张贵垸、华野垸、金玉垸、茶棚、汪杜家、唐郁、圳上垸、周卢寨、张金鸡垸、潘家寨、君子垸、大有寨、李如志、井份杨、铺份杨、四屋墩、李秀二、大万、徐杰、三胜垸、宇宙垸、吴大学、吴正樊、姜夏垸、周毛垸、涂家大垸、蔡家大垸、周蛮人、月塘垸、蔡季美垸、陶家岗、落衣畈郑家、社庙垸、青龙嘴夏家、博士园、乐天垸、湖勘上、沙塘勘、河畈、卢家集、姚李家、上一彭家、吴国晋、茅瓦屋、补锅老、何史家、邹庄杨、风亭岗、佘戴邓、石堰李、蒋万家、甑棚王家、周兴寨、姚子瑞、周诰垸、江家河堤、史家老屋、舒河北垸、江毛家、江家楼、谢家塘塍、史轭头垸、陶家寨、墩上垸、大河垸、黄富益、大塘杨、栋清吴、张世二、古龙集、李庆、李堰垸、官人门、黄梅畈卢家、李春垸、谭程家、郁甫垸、陶王家、李家、吴李家、刘李家、胡园、下屋周、陈太二、包子园、肖家院子、六家田、天尧湾、徐启泰、肖五房、二屋岗、三房垸、彭二份、七房垸、张孔吉、王家岗、李东刚垸、严家大垸、三彭家、七彭家、胡锡古、打鼓墩、王鸦鹊垸、瓦屑沟、家垸、邱家寨、脚河屋、下一彭家、彭家田、周鹞背垸、四彭家、芭茅垸、桂庆垸、周岳
(7)、白果镇地名
吉利巷、秦家垸、董家料场、杨家铺、曾家垸、许家畈、董家垸、姜家铺、梁家河、景山垸、四山庙、谭家洼、白棠铺、邹家大洼、余箕洼、四最先、詹家集、下曹山咀、四壁寨、陈家河坎、詹家大垸、新发成、邹家里、冯堂垸、林家寨、万河咀、冯家土垸、董家河、易家河坎、易家大垸、老屋垸、烟墩岗、史家洼、刘家田铺、朱家寨、观音堂、阮家门、麻溪河、朱家套、方家河、谈家畈、董家垄、柿子树、朱家、打鼓岭、简家巷、徐家咀、胡家洼、觅儿山、罗家山、涂家山、万家岗、毛家咀、张角垸、铺头岗、周连二垸、刘大套、万家岗、田铺垸、劈金山、黄家洼、义生黄、五桂楼、黄连墩、田铺楼子、炮破垸、罗家大垸、楠竹园、秋千河、龚家埠、冯家栗林、河北垸、宁家垸、荣家寨、九家凉亭、傅家西楼、傅家东楼、椅子洼、皂壳树、王家楼子、冷铺河、九移洼、香坳、王家社、黄家垸、白羊岗、桠枫树、罗记、柏树寨、建寅垸、沟下寨、陈家铺、家大垸、荣家河坎、罗家土城、七棵松、老余家里、王家竹林、江家院、万丞相、罗仕万垸、周亭仕、陈家作、王家畈、松涛岗、松林垸、王命咨垸、南上垸、黄家岗、余道玉、罗家堰、皂壳树、四顺全、郑弯角、磨角垸、徐家、芭茅院、黄家院子、破楼子、前思垸、大遂垸、斐章垸、姜家里、梁家畈、袁家堑、梁家祠堂、李家山、沙井边、王家水寨、木牌楼、刘家垸、赵家院、丁家河、明山、铁匠洼、朱家堑、杨遇林、大屋河、白石口、大屋河、横冲、学堂岗、梁家山老屋、大芭岩、扁担坳、细芭岩、鲁家垄、张狮脑、易家楼、吴家二门、程简易垸、安吉垸、刘大炮、周自鸣垸、程家集、老江家里、王若棚、徐竹奄垸、李监生垸、沙塘洼、大毕家岗、黄同兴、李家台子、景家山、官塘铺、三角垸、李祥泰、箭场岗、张家墙、接气岗、虎形地、大余林舟、榨树铺、家河、鲁家河、学屋楼、鸡婆丘、渡桥垸、赶岗洼、刘见冲、郑家寨、陈家楼子、阮家石桥、江长仕、郑家寨、江家社、管家竹林、对旗河、鞋铺、陈家院子、胡家松林、郑家老屋、雨头岗、叶家台子、赵家堰、胡家凉亭、闹市河、蒋家堤、涂家墩、涂家学、梓树坳、菱角冲、吴家台子、破楼子、罗承凤、半边街、胡家堰、胡家楼子、李门岗、宋家大塘、药王冲、望花山、安然洼、铁匠铺、黄家大冲、牌楼冲、李必昌、螺蛳地、马家桥、滴水岩、毛家垸、两河口、大完山、塔耳岗、唐王洞、周家大垸、六意脚下、单家坳、小岗背、西程垸、苏家老屋、红石咀、朱家岗、冯道士垸、罗家土桥、太平畈、陶德元、陶家寨、蔡家河、漆家里、蔡家河
(8)、顺河集镇地名
顺河集、安家畈、张家榜、琴木洼、土城寨、仙桃畈、幸福岗、王斯文、塔耳岗、朝阳寺、黄仙姑、大帅家垸、银树垸、向龚洼、西张店、青龙咀、寸腰石、火炮山、上楼、九家楼、老鼠刺、兴伍垸、杨真山、张岗、朝阳店、望姑岩、垸店、清水潭、料马岗、牛角冲、梳木园、高头垸、陈家祥、西长岭岗、茭藤垸、蛇形咀、护林岗、孙家祠堂、月形塘、林店、墨洼、黑门、周家楼、云雾山、白果树、大河坎、梅家楼、玉仙冲、周家坳、王英榨、拔河坎、崔家垸、高家洼、东岳庙、凤凰窝、碾子边、枣林岗、罐子窑、高山垸、师傅洼、刘受八、大田铺、方家、名下楼、蔸子垸、金山咀、安家畈、栗树咀、贺家洼、柳林、黄泥坳、祁家洼、陈家河、裴家套、四季青、黄泥冲、百人旁、大枫树、燕咀、三移庙、缸坛窑、大向家洼、菱角塘、彭家楼、石榴洼、笔架山、四品垸、邓家竹园、董家洼、车家垸、西垸、胡冲垸、大郑家、陈省五、天站、柴府冲、青山、杨迪垸、滋林畈、半山寺、鸡林冲、游虎冲、大塘边、南岗、岗路边、炮子台、木梓店、陈先垸、挖锄岗、朝阳垸、长冲、陈铺垸、龙王山、管山冲、陡河、陈金冲、北风咀、杨明咀、杨家高山、新桥、王宏信、阳陈河、解元河、方家边、锁口河、学山岗、谢家垸、二五冲、锅塘洼、罗家铺、大五房垸、八大畈、院墙洼、伍家边、上文家冲、丁香树、花坟边、井坎、哈蟆石、楼上朴树脚、舌头河、九儿冲、潭川口、梅花山、四母娘岗、老虎沟、藕塘垸、周家咀、闵家岗、蓼竹园、老头洼
七、麻城孝感乡部分古今地名对照
古地名,田水畈,今地名,甘家河。明朝时更名。所在乡镇,中驿镇。所在村名,王集村。甘行一,北宋太祖丁卯八年(967年)自江西九江府德安县迁居于此。垸子靠近河,垸名冠以姓,故叫甘家河。
古地名,姜家岩,今地名,曹家岩。明朝中期更名。所在乡镇,中驿镇。所在村名,熊寨村。曹守信,原籍江西南康府星子县。以锦衣指挥为洪武运粮都督。因过鄱阳湖堕陈友谅算计,失去粮饷。明太祖责以不率,难以为家。其子曹良卿逃匿麻城,卜居邑西南浮溪河姜家岩,改姓姜。至三世复姓曹。垸名遂名曹家岩。
古地名,马家店,今地名,陈家店。明朝初期更名。所在乡镇,中驿镇。所在村名,陈大村。陈富武,于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由江州迁麻邑马家店。后人丁繁衍,垸后遂冠以“陈”,将马家店改为陈家店。20世纪60年代,修筑浮桥河水库被淹。
古地名,马村,今地名,方家河。明朝中期更名。所在乡镇,中驿镇。所在村名,方河村。方庆四,明正统癸亥(1443年)购得马村故武举马鸣和遗宅。遂更村名为“方家河”。
古地名,滕田铺,今地名,彭泽院。宋末更名。所在乡镇,宋埠镇。
古地名,紫云寨,今地名,东门、南门。所在乡镇,中驿镇。所在村名,东门。明时迎河集南有紫云寨。寨有东、南、西、北四门。明末,寨墙逐渐倒塌,到清时寨已不复存。但在寨的东门、南门处有两个院子,两垸就以原寨的东门、南门为垸名,并沿用至今。
古地名,新店,现在地名,铁门。明末更名,所在乡镇,中驿镇,所在村名,桃园。元末,周受七由江西鄱阳板桥入籍麻城新店畈。后裔周鉴于明宣德十年(1435年)中进士,周廷徵弘治二年(1489年)中举人,嘉靖十六年(1537年)周宏毅中举人,嘉靖三十八年(1359年)周宏祖中进士,万历二年(1574年),周宏钥中进士。因建有铁门巨宅。户大人多。后以铁门周家的取代了新店,简称铁门。
古地名,鼎新寺,现地名,四清山。20世纪60年更名。属中驿镇陈大村。20世纪60年代“四清”时毁寺更名四清山。
古地名,圆脚寺,现名徐家垸。20世纪60年代更名。属中驿镇陈大村,20世纪60年代修筑浮桥河水库,库区内移民迁到圆脚寺落业。因徐姓聚居,便名徐家垸。
古地名,灯笼山,今地名,胡家的。清初更名。属中驿镇陈大村。清初时,宋埠彭店有一胡姓迁到灯笼山居住。后人口繁衍,垸名就冠以姓氏“胡”,取名“胡家的”。
古地名,石骨山,现地名,胡家田铺。明末更名。属宋埠镇喻河村。明中期有胜三胡氏后裔迁石骨山落业。后人口发展,垸名冠以姓氏叫胡家田铺。
古地名,松树岗,现地名,胡子仁。清初更名。明末胜三胡氏后裔迁松树岗居住。后垸名冠以姓氏,叫胡子仁。
古地名,西突山,今地名,胡家垸。明中期更名。元末明初,胡受大同弟受七由江西迁麻邑西突山。后垸名冠以姓氏叫胡家垸。
古地名,保安堡,现地名,中馆驿。清末更名。清同治年间,修筑中驿城墙。取名保安堡。清末民国初年仍称旧名“中馆驿”。
古地名,七棵松,今地名,刘家垸。属中驿镇彭畈村。明末更名。刘宗甫元进士,明初由江西迁麻邑城东新河朴树。后裔迁七棵松。人口繁衍,垸名冠以姓氏叫刘家垸。
古地名,梓树畈,今地名,刘家的。属中驿镇桃园村。明末更名。刘庆三,原籍江西梓溪大成族,明初迁麻城梓树畈。后人口发展了垸名冠以姓氏叫刘家的。
古地名,井塘巷,今地名,金家畈。明末更名。属中驿镇金畈村。金自明于明正统二年(1437年)由江西瑞州府高安县迁麻城浮桥河西岸井塘巷。后人口发展了,垸名冠以姓氏叫金家畈。
古地名,乌江渡,今地名,浮桥河(浮溪河东边的一个小垸子)。明初更名。
古地名,康山,今地名,大胜山。明初更名,属宋埠镇大胜山村。元末朱元璋同陈友谅在康山作战,朱元璋大胜。就改为大胜山。
古地名,夕阳山,今地名,管山。明中期更名。王天二(元将)投降朱元璋。王天二的子孙(蒙古族)遂聚居夕阳山下。据传此山有矿,后叫矿山(民国时的县志载矿山)。麻城方言称未用水浸泡的石灰叫管灰。故将矿山叫管山。
古地名,牙鱼坑,今地名,荣家洲。明末更名。属歧亭镇荣洲村。荣景明,明天顺二年(1458年)由江西迁麻邑歧亭牙鱼坑。后荣姓聚居,垸名冠以姓叫荣家洲。
古地名,窳泥陂,今地名,余家湖。明中期更名。属中驿镇余湖林。余万五,洪武七年(1374年)由江西瓦屑坎迁西陵窳泥陂。后垸名冠以姓叫余家大垸。
古地名,百家堡,今地名,袁英河。明中期更名。袁普化,原籍袁州府宜春县,元至正年间(1341—1368)迁麻邑紫云寨西北百家堡。后垸名冠以姓叫袁英河。
古地名,点兵山,今地名,邹家垸。明中期更名。属中驿镇喻岗村。邹千八,原籍江西南昌府新建县。元末避乱卜居麻邑西北隅点兵山。后垸名冠以姓叫邹家垸。
古地名,王茂畈,今地名,曹家坳。属中驿镇曹坳村。20世纪50年代更名。王茂畈乡公社化时撤乡。后设立大队。叫曹坳大队。王茂畈名随之消失。
古地名,双臬寺,今地名,熊家寨。20世纪50年代更名。属中驿镇熊寨村。
古地名,涂庙,今地名,鼎长岗。20世纪50年代更名。属黄金桥开发区。
古地名,卧牛石。浮桥河水库建成后,被淹没。
古地名,风火寨,今地名,家垸。明中期更名。
古地名,雷家埠,今地名,西河岸。明末时更名。彭均衡由江西迁麻邑覆船山下。后裔九世孙迁到雷家埠。因雷家埠在浮溪河西岸,彭姓聚居后便更名西河岸。现简称西河。
古地名,虎头关,今地名,虎头狮(司)。清末时更名。明洪武四年巡检张兴勇在福田河立虎头关。巡检司驻此地。清末、民国初年虎头关撤消。人们便将虎头关、巡检司两名合并叫虎头司,现在人们又改写作虎头狮。
古地名,铁壁关,今地名,鹅笼司。清代至民国初,叫鹅笼司。嘉靖丙戌(1528年)盗起西山。佥事林遂奏疏添设军事机构“铁壁关”。以防盗贼。驻地在巡检司署地鹅笼司。明时人们将军事机构的铁壁关名称叫得响些,反而将地名鹅笼司叫得不多。清中铁壁关移驻宋埠,笼司一名又响起来了。现在人们又改写鹅笼狮。
古地名,鹅笼司、鹅掌大丘,今位于中馆驿镇陈大村鹅龙狮垸。
古地名,卧牛石,今位于中馆驿镇晏店村西阳镇湾。
古地名,大石板,今位于夫子河镇大石板村。
古地名,洗脚河,今位于五脑山国家森林公园虎形地村学校前,又名洗脚盆。
古地名,高坎堰、高阶堰、高杆堰,今位于五脑山国家森林公园高坎湾。
古地名,高安河、高岸河,今位于南湖办十里铺村举水河北岸缫丝厂南边。
八、后记
作者本人应杨氏蜀中堂创始人杨森博宗亲大哥之盛情,加入杨氏《蜀中堂》编委,同时赶时赶工完成本篇拙作,其间难免有很多不足之处。期待宗亲学贤和社会学者的指点,完善资料与弥补错讹。
全国杨氏至今人口大约4270万,杨姓排在第六名。四川省杨氏人口380万,全国单省级杨氏人口排名第一。
蜀中杨氏,自秦汉以来,就已经乃华夏杨氏之大族。弘农杨氏以外的杨氏家族,都比比皆是。比如:
西汉郫县杨雄家族,西汉什邡杨宣家族,西汉成都杨覆众家族……
东汉成都杨由家族,东汉成都杨终家族,东汉渠县杨伟家族,东汉新都杨春卿、杨厚、杨统、杨序家族……
三国犍为杨稷、杨洪、杨戏、杨羲等人家族……
以及古西羌杨、各四川古游牧民族杨……
以上都乃大族之后裔,因为年久时长、资料原因、出土文物、合族连宗等等原因,让人们或忘却、或隐藏。随着社会文化的升级,家谱文化功能的升级,还需要我们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去不间断的探求。
今列举些许,以点缀本人拙作只乃九牛一毛之笔墨。以后有时间,我们将继续杨氏谱牒之路,充实完善杨氏文化。
正所谓路漫漫兮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如此也。
九、参考文献
文中已经注明出处的部分正史、方志、族谱,不再另列。
(一)、古籍文献
1、《明实录》,台北“中研院”史语所校勘影印本
2、《明实录类纂》(四川史料卷),武汉出版社,1993年。
3、《宋史》脱脱,清乾隆《钦定四库全书》版。
4、《元史》宋濂,清乾隆《钦定四库全书》版。
5、《明史》张廷玉,清乾隆《钦定四库全书》版。
(二)、地方志
1、《麻城县志》,清·康熙版,麻城地方志办公室影印本。
2、《麻城县志》,清·乾隆版,麻城地方志办公室影印本。
3、《麻城县志》,清·光绪版,麻城地方志办公室影印本。
4、《麻城县志》,民国版,麻城地方志办公室影印本。
5、《麻城年鉴》(1986——1997),黄山书社,1998年。
6、《四川通志》,清·乾隆《钦定四库全书》版
7、《湖广通志》,清·乾隆《钦定四库全书》版
(三)、杨氏族谱
1、《杨氏宗谱》,清康熙四十二年,麻城岐亭镇熊店村府门街,杨光华。
2、《杨氏宗谱》,新谱,麻城岐亭镇熊店村府门街,杨光华。
(四)、今人著作
1、《麻城祖籍寻根谱牒姓氏研究》,孙晓芬,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2008年10月第一版。
2、《大移民“湖广填川”故乡记忆》,陈世松,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2015年7月第一版。
作者简介:
杨光琴(1979—),字骏骁,号百胜山人,男,苗族,湖北省利川市人。
播州杨氏遵义理事会文史研究处处长、播州杨氏遵义理事会会员、仰岳楼家谱馆研究员、湖南杨震历史文化研究会会员
网站团队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