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花台隆重祭奠民族英雄杨邦乂
为国捐躯888周年
杨忠襄公,名邦乂,字唏稷,吉水(今江西吉安)人。宋建炎三年(1129年)金兵入侵建康时任建康府通判,因留守杜充叛逃而被俘,后被金将完颜宗弼剖心殉职,时年44岁。高宗赵构念其忠贞报国,高风亮节,遂赐谥号"忠襄",井为其造墓、建祠、立碑。
明代洪武元年(1368年)二月十五日,太祖朱元璋登城晚眺,问及金陵前代忠臣轶事。随臣刘基恭言相告,尤以南宋名吏杨邦乂的事迹最为壮烈。太祖听后感触良久,油然咏出《褒忠诗》:"天地正气,古今一人。生而抗节,死不易心。"
杨邦乂为国捐躯、从容就义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一直为后人敬仰。杨邦乂被誉为"庐陵五忠一节 "。后人在其受难处聚宝山(南京雨花台)下土门冈,建杨忠襄公墓和祠。

2017年5月21日,农历小满。南京雨花台风景区内,一片肃穆,来自江苏13个地级市和全国兄弟省市的杨氏宗亲代表共约170人齐聚雨花台烈士陵园二忠祠内,庄严祭奠杨邦乂殉国888周年。南京市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雨花台区人民政府、雨花台区政协、中华杨氏联谊总会、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庐陵辂公文化研究会、消费日报社、仰岳楼家谱馆、江苏杨氏宗亲联谊会(筹)、南京方山定林寺、溧阳市杨氏文化研究会、常州文化研究会、江阴谱牒文化研究会、无锡市祠堂文化研究会、梁溪安阳山大宗祠、江西昇公支下杨氏理事会、广东杨氏宗亲联谊总会、云南杨氏宗亲联谊总会、山东杨氏宗亲联谊总会筹备组、天津赢西杨家将总会、徐州杨氏宗亲联谊会、连云港(南城)杨氏宗亲会、宿迁杨氏宗亲联谊会(筹)、淮安杨氏宗亲联谊会(筹)、泰州市道教协会、扬州市杨氏宗亲联谊会(筹)、菏泽杨氏宗亲联谊会、苏州杨氏宗亲联谊会(筹)、贵州杨氏文化研究中心、烟台杨氏宗亲联谊会、杨邦乂裔孙代表播州杨氏族委会纷纷派员参加。
杨琦副市长宣读祭文

主祭上香

副祭敬酒

从祭献花

95岁的邦乂后裔参加祭奠活动

仪式结束后,杨邦乂后裔在导游和电视台主持人带领下,前往杨邦乂剖心处和杨邦乂墓前瞻仰;部分代表参加了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组织的座谈会。

与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和雨花台区人民政府领导座谈

与会代表合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