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德榜 诗歌词赋 杨氏企业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广西 广东 海南 湖南 湖北 江西 福建 四川 贵州 云南 浙江 江苏 河南 安徽 陕西 山西 山东 河北 辽宁 吉林 甘肃 青海 台湾 香港 澳门 新疆 宁夏 西藏 海外 黑龙江 内蒙古 |
“自从参加了京九晚报老年记者团,我的退休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了,在这里我感受到了尊重,也学习到了很多东西。”昨日上午,晚报老年记者杨宝林来到记者办公室,他的这句话情真意切,完全发自内心。看到杨宝林,真不相信他是一位68岁的老人,虽然将近古稀之年,但他几乎没有白发,腰板挺直,记者的办公室在五楼,哪怕年轻人一口气上来也会感觉累,但他面不改色心不跳,仿佛走平地一般。他更大的特点是声如洪钟,呵呵一笑,隔壁办公室也能听到。“我没有打扰你们工作吧?”他满怀歉意地问其他同事,他说自己天生嗓门大,脾气也直,心里想啥就说啥,哪怕是得罪了人也不知道。“时间长了,大家都知道我虽然说话不注意,但绝对没有坏心眼,所以我人缘还不错,可以说朋友遍天下了。”杨宝林说。
40年前, 杨宝林来到山东省日照市当了一名汽车兵,在部队他除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外,还喜欢写点东西,虽然很少发表,但丝毫没有影响他的热情。转业后他来到民权电厂工作,后来又调到市供电局,经常开着车带着一大帮施工的工作人员到乡下建变电站。他的工作还是与诗词歌赋没有任何联系,但他爱好写诗的习惯一直保留了下来。
说起写诗的情况,杨宝林直言:“我水平有限,写的东西都不能叫诗,顶多算是打油诗。”年轻时忙于工作,没有时间钻研,他心中有所思有所感时,凭自己的爱好随便写一写,记录下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不太讲究韵律、平仄。退休之后,他的生活一下子轻松了,有了足够的时间研究、学习格律诗,写的诗也越来越好。
杨宝林的爱好得到了老伴和儿女的大力支持,这也是他能一直坚持的动力之一。原来家里来亲戚时,他会炒上几个小菜,开始研究写诗后,老伴就把这仅有的操劳也接替了。“我老伴说,每天看书学习到半夜,白天再干家务活,那得多辛苦,所以啥也不让我干,只要能安排好自己的时间,过得不无聊就行。”杨宝林说。家人一起吃饭时,他喜欢即兴吟诵自己的得意之作让儿孙点评。“我外孙都已经上班两年了,年轻人学习能力强,他们给我提的建议都很好,让我进步越来越大。”饭桌上的温馨时刻让他有了更大的动力去学习。
写诗之外的时间,杨宝林用在了研究“杨家将”文化上,他说,他理解的“杨家将”是广义的,历史上所有姓杨的忠臣武将以及现代优秀的各行业突出人物,都是他所感兴趣的。作为一名杨氏子孙,他认为自己有责任和义务把历史上有重大贡献的杨氏先人宣传出去。他还说,这些优秀的中华儿女有的抵御外侮,有的忠君爱国,有的甚至把生命献给了国家,他们的事迹能够激发现代年轻人的爱国热情,让他们用更饱满的热情建设国家。
他向记者展示了自己所写的诗作,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杨继业、杨六郎、杨宗保、杨排风之外,还有抗金英雄杨再兴、明朝将领杨得春、辽东总兵杨安、蓟辽总兵杨镇、明代儒将杨照,以及近代的杨开慧,和现代的“飞天第一人”杨利伟等,每一位人物他都凝聚了无限的感情。他的研究吸引了全国各地“杨家将”文化的爱好者,他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和杨宝林共同探讨,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除了写诗、研究“杨家将”文化,他还喜欢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他说,小的时候同村的一位老人没事就爱拉点土,平平路上的大坑,或者把杂物清除掉,以防年幼的孩子绊倒。从小他就想,自己长大了也要变成这样的人,即便年纪很大了,仍然是对社会有用的人。
文/晚报记者 戚丹青 图/晚报记者 贾晶晶 来源:商丘网—京九晚报
网站团队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版权声明
桂公网安备 45082102000238号 | 桂ICP备17011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