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德榜 诗歌词赋 杨氏企业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广西 广东 海南 湖南 湖北 江西 福建 四川 贵州 云南 浙江 江苏 河南 安徽 陕西 山西 山东 河北 辽宁 吉林 甘肃 青海 台湾 香港 澳门 新疆 宁夏 西藏 海外 黑龙江 内蒙古 |
1961年4月29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作家杨朔的散文《樱花雨》,习惯每天读报的毛泽东在看完之后,随即提笔在标题旁边批示:“江青阅,好文章。阅后退毛。”这条批示很快传到中央文艺领导机构上下部门。一时间,《红旗》《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大公报》《文汇报》等大报名刊,连续发表评论杨朔的文章,学校教科书也开始收录杨朔的散文。杨朔的《蓬莱仙境》《海市》《泰山极顶》《荔枝蜜》《茶花赋》《 雪浪花》等作品脍炙人口,他被认为是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最有代表性的作家之一。
一般人都知道杨朔在延安、华北和解放后的经历,而对他早年从老家山东蓬莱到哈尔滨“闯关东”的经历了解甚少。在哈尔滨期间,我和杨朔曾有一段亲密的交往,当时他的名字叫杨莹叔,也正是在这一时期,他开始接近党内同志,走上了新文学创作道路。
一次见面,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我和杨朔在哈尔滨最初结识,要感谢大学教授李仲子。他是中东铁路局的秘书,在哈尔滨法政大学兼职教书,杨朔是他的学生。
当时我在哈尔滨《东三省商报》当编辑,《东三省商报》是对开4版的日报,其中有一个版面是副刊。原来没有刊名,我负责编辑后起了一个刊名叫“原野”,意思是万木争春,百花齐放。
由于我将副刊原来连载李教授的文言体《诗话》停载了(原因是这类稿件读者面太小),1932年4月的一天,我在编辑部接到李教授的质问电话,随后他的一个学生来和我面谈。
这个学生有20岁左右的样子,白净净的长脸,明亮的眼睛,宽宽的肩膀,细高的身材,头戴一顶台湾草草帽,上身穿件白绸子长衫,下身穿条散腿裤,脚上一双皮鞋又黑又亮。看他的外貌,像是一位阔人家的公子哥。
我当时26岁,不习惯见面与人握手,就请他坐在木椅上。我所在的编辑室面积不大,是用砖墙隔成的房间,室内只有一个写字台、两把椅子和一张大木床。他一边看着我,一边扫视着屋内。
我问他:“你是李教授的学生吧,贵姓,台甫怎么称呼?”“我叫杨莹叔,您不认识我,我在道里的大街上和公园里见过您几次,前任陈编辑也对我讲过您。”他谈起话来很洒脱,带着山东口音。
他毕业于烟台惠文中学,1927年随舅舅来到哈尔滨,在英商太古洋行当办事员。他先是在一家英文学校学英语,每周去3个晚上。后来又在哈尔滨法政大学读夜校,选修古典文学。李仲子教语文课,因都爱写文章于是他们彼此熟稔起来。
这次李教授让他来,是希望副刊能把连载的《诗话》继续刊载完。我很理解他的心情,于是把报社的实际情况告诉他:“商报主要靠广告收入维持支出。读者大多是经商的,极少数是机关和学校的人。多数读者对文言文和诗话不感兴趣,副刊主要是些通俗的文章,才适合大多数读者口味。我原来也给这个副刊写稿,都是用白话文。”
他听后说:“以前我来过几次,陈编辑没有对我讲过这些,我对商报的经营和读者情况都不了解,只注意稿件发表的情况,李教授对这些更是不了解。回去后我会将您的意思如实转告给他。”
我见他很善解人意,就把李教授的一些文稿找出来让他带回。这些稿子我都认真看过,确实言简意赅,字斟句酌。凡读过四书五经、唐宋八大家文章的人,一定都喜欢看。当时,能看懂这样文章的读者实在太少。
当时,把稿子交给他我也于心不忍,就对他说:“今后,李教授多写些白话文的稿子,副刊还是很需要的。你也可以写一些啊!”他客气地站起身,双手接过稿子,很慎重地卷成一卷向我告辞,我一直将他送到编辑室外的楼梯口。虽然这是我们第一次见面,却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在小饭馆,推心置腹畅谈
过了几天,杨朔送来李仲子用白话文写的一篇悼念他女儿的文章。他女儿自由恋爱,后被抛弃,失恋后精神受到严重打击,忧郁成疾而亡。这篇文章写得哀婉动人,将一位痛失爱女的父亲的哀苦表达得淋漓尽致。因此,在“原野”副刊上发表后,编辑部收到很多读者给作者写来的慰问信。
杨朔在他休假的日子常来报社,我们除了交谈文章,还常到附近的小饭馆吃饭,到公园散步,到松花江去划船、游泳。我们下小饭馆,吃得很简单。他爱吃煎饼、小米粥、白菜、豆腐。 那天,他边吃边对我说:“在我没有找到工作时常吃不饱,心里计算着口袋里的钱还有多少,还能吃几顿饭。有了职业后,虽然钱多了,但总难忘记过去的日子。”
我对他讲起刚来哈尔滨时和萧军住在小客栈,也是吃了上顿没下顿,他听后很感慨地说:“我们都是一样的人啊!”他虽然这样说,但我对他平时身上的草帽、革履、绸衫、绸裤这副穿戴大惑不解,便说:“我们在这样的饭馆吃几次了,你看这里的人都是满身褴褛的平民,只有你穿戴像个阔人。”
他苦笑着说:“这也是我的苦衷。我在洋行里工作,一般人都穿西装,讲外语。我为了保持中华民族的本色和尊严,不穿西装只穿这身服装,让他们知道我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人!”
我对他的民族气节从心里尊重。有一天,我和他在道里中央大街一家咖啡馆里喝咖啡,当向杯里放白方块砂糖时,我问他这是不是太古洋行的商品,他说:“是的,但不是英国产的。是英国殖民地的产品,由英商贩运来的。我在洋行里工作,许多人认为我是给外国人办事,其实我是在谋生。”
在我们离开咖啡馆后,他邀请我到他的住处去看看。他的住处是在石头道街的太古洋行附近,一个有三间瓦房的小院子里。中间是厨房,两边是卧室,他住在东边的一间,对面的一间是他的带家眷的同事住的。杨朔的房间比我住的编辑室大,室内有一张铁床、一个写字台、两把椅子,墙角有一个衣柜和一个书橱。墙上有两张地图,一张是世界地图,一张是中国地图。在他的书橱里,有中文书,也有外文书。我注意看到中文线装书有《李太白全集》《杜诗镜诠》《古文观止》《古文释义》,还有《柳河东集》《白香山集》等。新出版的书有冰心的《春水》、庐隐的《海滨故人》和鲁迅的《呐喊》《彷徨》等,还有一些英文书和日文书。
他说,这些书多半是李教授借给他或送给他的,只有几本是自己买的。他还说想学日语,我刚好在日本人办的专科学校学过日语,便说:“这样好吧,我教你日语,你教我英语。”由此,我俩开始在学习外语上互为师生。
在大雪天,高唱“国际歌”
1932年秋,松花江涨了多年未曾有过的大水。一夜之间,哈尔滨沿江的堤坝被漫,道里和道外低洼的地方都被水淹没,很多人在水中挣扎、求救,大片的房屋倒塌、淹没。部分受灾难民逃到南岗和极乐寺一带高地避难。
我所在的《东三省商报》报社的大楼,被水淹了半截,报纸被迫停刊,人员都搬到道里。我搬到离杨朔住处不远的二道街德商西门子经理的家里,此后与他更加经常往来。
过了几天,报社租了房子和印刷厂,出了一份晚报。但晚报没有副刊,为报道水灾的情况,开了一个专栏,叫“水国见闻”。我和杨朔到道外受灾最重的地方去看过,回来后,他写了一篇《水国吟》,我发表在副刊上。后来,我俩又一起到南岗和极乐寺一带难民聚集的地方采访,由他执笔写了一篇散文,我发表在当时党地下发行的报纸《工人事业》上,散发给难民看,许多人看后都感动得留下眼泪。
在洪水退去后,报社的人员都搬回来照常上班。有一天,党内的同志金伯阳从沈阳回来,把一个箱子寄存到我的住处。当他把箱子搬上楼时,我和杨朔正在屋里谈话。
杨朔走后,金伯阳警惕地问我:“他是怎样的一个人?”我说:“他就是在《工人事业》报上写过难民痛苦生活的那位青年人。”伯阳这才放了心。这次,伯阳告诉我一个重要消息:中共中央已由上海进入苏区,满洲省委由沈阳搬到哈尔滨,共产国际在海参崴成立了一个太平洋秘书处,直接指导太平洋沿岸各国的革命运动。最近满洲省委要在哈尔滨开一个会,有的同志要到这里住宿。
金伯阳是我的小学同学黄吟秋介绍认识的,他是我的入党介绍人之一。 他对我很信任,临走时让我保管好箱子,并建议说对杨朔要注意培养,多一个同志多一份力量。我感到他第一次见到杨朔就有信任感,心里非常高兴。但当时的情况,我是不能对杨朔讲出来的。
过了几个月,我离开商报到《国际协报》去当副刊编辑,搬到道里一家波兰人开设的名叫瓦尔沙瓦的小旅馆住,杨朔和我也常见面。中共满洲省委的几个同志也常到这个小旅馆聚会,当时担任哈尔滨市委书记的吴健(化名老吴)住在我的对面屋,他教我唱《国际歌》,杨朔也和我一起学会了这首歌曲。记得那年在一场大雪之后,我和杨朔到松花江边看雪景,我们对着白茫茫的大地,高声唱起这首歌,似乎忘记了身边的一切。唱完后我们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
“在我的周围,见不到这样的人”
1933年春天,金伯阳和老吴住在瓦尔沙瓦小旅社,白天经常换上工人服装到工厂去,晚上回来常有三五个人来看他们。这些人在一起非常亲切,就像兄弟一般。杨朔看到他们相处的关系,感到很羡慕。他对我说:“在我的周围,见不到这样的人。”
金伯阳是大连人,那时的公开姓名叫杨扑夫。在哈尔滨有一位党内的河南人,身材魁梧,也姓杨。为了将两人区别,称伯阳为北杨,称另一位为南杨。南杨就是后来成为抗日英雄的杨靖宇,当时在哈尔滨是党内的负责人。这些同志杨朔都见过,只是不知道他们在党内的身份和地下工作的情况。
有一天早上,伯阳到国际协报社找我。他说给我介绍一位从苏联回来的女同志,教我学习革命理论,到公园去接头。我跟着伯阳来到离报社不远的公园,在喷水池旁的一棵树下的长椅上,坐着一位看样子年纪有二十七八岁的女子,身穿西式长衫,脚穿一双高跟皮鞋。她手里拿着一个打开的手提包,对着里面的镜子,正在用手抿着鬓发。见我们来到跟前,立即合上小提包站了起来。她的身材不高,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伯阳对我说“这是李大姐”,对她说“这是林编辑”。当时,我的笔名是林郎。坐下后,她见我比她长得高大,就问道:“咱俩谁年龄大?”我说:“我27岁。”她听后笑了说:“我刚好比你大一岁,还称得上你大姐。”
听她的口音是四川味,我刚想说话,伯阳见林荫道上走过来一个人,就机警地站起来说:“我们走着谈吧。”来的人是杨朔,伯阳便和她走开了。杨朔意外地见到我,小声地告诉说:“公园里有人散发抗日传单,那边来了很多日本人和警察。”我看他的神色有些紧张,便和他一起离开公园。那天,伯阳介绍的李大姐化名李洁,原名叫李一超,四川人,她就是日后牺牲的女英雄赵一曼。
过了几天,在一个星期六的晚上,我到杨朔的住处。他给我看了一幅金剑啸画的《松江风雪图》,是他在画展上买的。他对这幅画很欣赏,画面上是风雪满天的松花江,有一个系着红围巾的少女坐在爬犁上扬鞭打马,奔驰向前。他当时对金剑啸不太熟悉,其实金剑啸也是党内同志,从上海来到哈尔滨,从事抗日宣传。杨朔仅知道金剑啸是位艺术家,画画、写诗,我不便告诉党内情况,只是说我们关系很好。
1933年,哈尔滨电车工人举行大罢工,这在哈尔滨是第一次,尤其是在日本人占领的时候,因此社会震动很大。杨朔急着要去看看,当我们赶到时罢工结束了。杨朔说:“中国人不怕日本人,这是一次反抗斗争。”我心里想,这一定是党内同志领导的,很为他们的安全担心。我和杨朔来到瓦尔沙瓦小旅社,听主人说老吴和金伯阳在头一天就搬走了,心里才踏实了。
当时,哈尔滨当局禁止报道工人罢工的消息,后来,我在苏联出版的中文版《共产国际》杂志上,看到了有关这次罢工的文章。
在太阳岛,他面对日军巡逻船击水横游
这年夏天,一个炎热的星期日上午,杨朔兴致勃勃来到报社邀我到太阳岛游泳。我们来到江边租了一条船,当我们离开江边不远时,忽然刮起一阵大风。江面上波涛翻滚,小船在起伏的波浪中颠簸,我担心小船会被浪颠翻,十分惊慌,但杨朔非常镇定自若,我便也不再担心,两手紧紧把着船边随船起伏。不多时风平浪静了,小船也平稳了。
我们很快穿过江面,来到江中的太阳岛上。寄存了划船后,来到一家更衣室里,换上自带的浴衣,就跳进太阳岛畔的大江游起泳来。
然而,一波刚平,一波又起。当我们游到江心时,从下游驶来一艘鸣响着刺耳汽笛的日军巡逻船。平静的江面立时被冲起波浪,许多划船和游泳的人,急急忙忙躲向江岸。有的人站在小船上,有的人立在水边上,有的人上了岸惊奇地张望。这时我用力地向岸边游,杨朔却若无其事地仍在江心游着。在巡逻艇要经过他身边时,他竟在艇前不到20米的地方横游过来,我真为他担心。在他游到我身边时,我忍不住说:“你太冒险了!这些日本人会向你开枪的。”他不以为然地说:“他不敢!”
我们游到岸边水浅的地方,走上了太阳岛。杨朔俯卧在岛上的沙滩上,我坐在他的身边谈论着刚才的事。正谈着,一些在沙滩上穿着浴衣的男男女女、大人小孩儿,忽然发出惊吓的喊声。我们循喊声望去,只见不远处有一队日本军的巡逻兵骑着马奔驰而来。人们在急忙躲闪,沙土在马蹄下飞扬,日本兵在马背上狞笑。我和杨朔没有移动,这支马队竟然从我们身旁绕了过去,马蹄溅起的沙土落在我们的身上。当日本巡逻队走远时,很多中国人骂起来,有的怒目而视。
事后,我和杨朔在太阳岛上散步。谈到未来,他对我说:“一想自己独身在外,前途未卜,尤其是国难当头,心情就十分沉重。我很爱古代的诗文,常常陶醉其中。对身边的一切感到很苦恼,有时心中的恨像是一团燃烧的火,有种说不出的痛苦和悲愤。”
和杨朔相识有一年多了,我从没见他这样倾诉自己的心怀。我对他说:“现在有很多人为了祖国和民族,组织起来进行反抗和斗争。我们周围也有越来越多的人,不甘当亡国奴。你的心情我很理解,我有几位朋友很有志向,常在一起交往,我们会成为更好的朋友。”
在太阳西斜、暮色苍茫的时候,我们乘上来时的小船,划向江南岸。
跟党员学日语,
成为志同道合的战友
哈尔滨的秋天比长春、沈阳似乎都来得早,气温降得也快。有一天我和杨朔在一起,金伯阳来找我。杨朔知道我们有事就先走了。
金伯阳是从乡下刚回来,他给我讲了抗日游击队的一些情况,并说要留在市内住些时间,让我帮他找件事做,好掩护身份。我突然想起杨朔跟我学日语,伯阳从小就学过日语,就让他接替我教杨朔日语,当家庭教师。对这主意,伯阳开始觉得不太适当,但一时也找不到别的事做就答应了。
当天晚上,我去找杨朔谈了这事,他很高兴说:“我看他和你交往很深,这人很豪爽、热情,我愿意跟他学日语,也愿意和他交个朋友。”从这以后,杨朔不仅和伯阳在学习上成了朋友,在人生的道路上还成了志同道合的战友。
这年的10月,中共满洲省委决定送我到苏联去学习。因为是党内的秘密行动,我没有向报社辞职,也没有向朋友告别。当时只是通知我的人和带我过边境的交通员,知道我的去向和离开时间。在我突然走后,哈尔滨的朋友和认识我的人,有的认为我被捕失踪了,有的认为我下乡参加抗日游击队去了。
1935年秋,我秘密回到哈尔滨。当时,我的朋友萧军、萧红、舒群为了躲避日本宪兵的追捕,都先后离开了哈尔滨,去了青岛。回来后,我先见到了过去常在报纸上发表俄文翻译作品的金人,他告诉我杨朔还在洋行工作,并住在原处。一天夜里,我突然来到杨朔的住处,他见到我惊呆了,马上把我紧紧地抱住,热泪盈眶地说:“真没有想到你还能活着,我把祭文和追悼文章都写过了!”
我当时也非常感动,回来时组织分配我到伯力远东红军司令部当一名侦察员,主要在东三省地区工作,为了安全,不准暴露身份和任何活动内容。杨朔一再问我到哪去了,回来要干啥,我都没肯说实话。现在回想起来,心里很是内疚和难过。
那天晚上,我和杨朔彻夜未眠。他说金伯阳教日语很认真很好,讲了很多反满抗日的道理,也讲了他在大连的往事,后来金伯阳离开哈尔滨到乡下参加抗日游击队,再也没有回来。
第二天天没亮,我就和杨朔告别。我说有件急事要到长春去办,他可能猜想到我的身份和活动,就很认真地告诉我,有急事可以到长春大同日报社找他的弟弟杨毓玑,并告诉了我他另一位朋友孙梅陵的地址,我心里非常感动。
怎么也没曾想到,这次我和杨朔的分别,竟是人生的诀别!1936年春,我离开了东北到了新疆,待我40多年后再寻访杨朔时,他已在“文化大革命”中被迫害身亡。我在悲恸中思念杨朔,心中还有很多想说的话尚何言哉!
杨朔(1913~1968),男,是现代著名作家、散文家、小说家。原名杨毓瑨。山东蓬莱人。中共党员。1929年毕业于哈尔滨英文学校。1939年参加八路军,转战于河北、山西抗日根据地,从事革命文艺工作,后到延安,在中央党校三部学习,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野战军第十九兵团战地记者,1949年后随铁路工人组成的志愿军入朝,回国后历任中国作家协会外国文学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副秘书长,亚非团结委员会副主席,亚非人民团结理事会常设书记处书记,中国亚非作家常设局联络委员会秘书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第二届理事。1937年开始发表作品。195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抗日战争时期写过不少通讯和中、短篇小说。解放战争时期担任新华社特派记者;抗美援朝时期写出优秀长篇小说《三千里江山》。解放后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外国文学委员会主任,保卫世界和平大会党组常委,同时写了大量散文。
代表作品有《荔枝蜜》、《樱花雨》、《香山红叶》、《泰山极顶》、《画山绣水》、《茶花赋》、《海市》、《铁骑兵》等,大多数出自《杨朔散文选》。
杨朔 的父亲杨清泉是清末秀才。杨朔幼承家教,7岁入小学读书,四、 五年级时已写得一手好文章,倍受师生赞赏。1927年去哈尔滨,在太古洋行作练习生、办事员,业余攻读英语,并受业于李仲都门下,研习中国古典诗文,曾在《国际协报》、《五日画报》发表旧体诗。他清高狂放,纵情诗酒,常与三位好友聚而豪饮,赋诗抒怀,号称“四酒徒”。
“九·一八”事变的炮声惊醒了他的诗人梦,“时常睡到半夜,忽然惊醒,耳边上轰隆轰隆响着敌人的过路坦克”,就象“从胸口碾过”,“心都碾碎了”。于苦闷中,他贪婪地阅读《铁流》、《毁灭》等书籍,接触中共地下党员金伯阳,“春风”“透进精神里了”。他针对日军建立伪满洲国,侵略、分裂中国的阴谋,有计划地选译美国作家赛珍珠描写中国的小说《大地》部分章节,登载于《大同日报》副刊,不久,被日军新闻检查机关勒令停载。1937年初,他被迫离开哈尔滨赴上海太古洋行工作,其间集资筹办北雁出版社,出版郭沫若的《北伐》等进步书籍。
1937年“七·七”事变后,他毅然辞去太古洋行工作,投身于抗日救亡宣传。同年9月去武汉,与友人合资筹办文艺刊物《自由中国》和《光明周刊·战时号外》副刊,“不为盈利,而为唤起民众”。同年末,经西安八路军办事处介绍赴延安。1938年春,奔赴山西抗战前线。临汾失陷前辗转到广州。1939年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组织的作家战地访问团,奔赴华北各抗日根据地,随八路军转战南北,写下许多反映中国人民抗日斗争生活的优秀作品,中篇小说《帕米尔高原的流脉》是他这一时期的代表作。1942年春,杨朔奉命回延安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他从冀西出发,7月方至延安,会已开过,遂到延安文艺界协会,继续从事创作,后进中央党校学习。先后发表《月黑夜》、《大旗》、《霜天》、《麦子黄时》等短篇小说。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年冬,到宣化龙烟铁矿体验生活,创作了反映矿工斗争与生活的中篇小说《红石山》。
1946年秋,杨朔以新华社随军记者身份随晋察冀野战军转战于华北各地,参加清风店、石家庄和平津战役,于戎马倥偬中写下大量通讯报道和短篇小说,创作了反映华北解放战争的中篇小说《北线》。
建国初,杨朔调任中华全国总工会文艺部长,先后到东北和华南采访,创作反映解放军战士、铁路工人抢修铁路事迹的中篇小说《北黑线》和《锦绣山河》。1950年12月,以《人民日报》特约记者身份奔赴抗美援朝战场,写出大量战地报道,创作了反映抗美援朝生活的长篇小说《三千里江山》,荣获朝鲜人民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颁发的二级国旗勋章。1954年调中国作家协会,先后任外国文学委员会副主任、主任,到大西北及东南沿海等地采访,发表《西北旅途散记》、《石油城》等散文、通讯。
1956年后,先后任中国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副秘书长、亚非团结委员会副主席、亚非人民理事会秘书处中国书记、亚非作家常设局联络委员、秘书长等职,当选为第三、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在外事工作异常繁忙的情况下,创作大量反映亚非国家风貌和人民争取独立、自由、解放的优秀散文作品,结集为《亚洲日出》、《东风第一枝》、《生命泉》等。
1959年杨朔于百忙中抽暇回故乡访问,应邀在蓬莱阁上为家乡文化界人士作了讲学报告。此后他又写下了描写家乡胜景的《蓬莱仙境》、《海市》等散文,字里行间洋溢着他对故乡山水、故乡人民的眷恋、热爱之情。
网站团队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版权声明
桂公网安备 45082102000238号 | 桂ICP备17011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