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德榜 诗歌词赋 杨氏企业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广西 广东 海南 湖南 湖北 江西 福建 四川 贵州 云南 浙江 江苏 河南 安徽 陕西 山西 山东 河北 辽宁 吉林 甘肃 青海 台湾 香港 澳门 新疆 宁夏 西藏 海外 黑龙江 内蒙古 |
与杨素同朝为臣的李德林有个聪明英俊的儿子,叫李百药,他七岁能文,被喻作神童,前途本是一片光明,可惜在成长道路上却犯过一件大错,差点前程尽毁甚至可能丢掉性命,但是幸运的是,他碰上了杨素。
李百药有天色迷心窍,夜入杨素家后院,跟杨素的小妾通奸,结果被杨素来了个捉奸捉双,人赃俱获。以杨素当朝第一号红人之权势,李百药本该是死无葬所了,没想到杨素看到年未二十的李百药仪神俊秀,风度翩翩,好一副玉树临风的少年郎模样,心下暗自赞赏,有心要放其一马,于是跟他提了个条件:“闻汝善为文,可作诗自叙。称吾意,当免汝死。”当即给李百药松绑,并送来纸笔。李百药也不含糊,当场唰唰唰写了一首文采飞扬的长诗以献。
杨素看了一下“答卷”,赞赏不已,立即履行前约,让他走人,非但如此,杨素还顺手将那个与李百药通奸的小妾送给他,成其好事;更叫人目瞪口呆的是,不问罪、送人,杨素还兼当起了慈善家,送给俩人数十万钱财做礼金。
不久之后,李百药更被授予隋朝礼部员外郎的官职,而这一任命,正是杨素大力向隋文帝推荐的结果。
被人捉奸在床,非但没有遭到惩罚,还得到美女和巨额钱财,还当上了高官,估计李百药做白日梦也梦不到有如此好事了。
古时帝王,后宫佳丽三千以至上万,甚至数万,有时为了表示一下大方,也会将一些人老珠黄、容貌抱歉的宫女送出宫外,奖赏给有功将士。但是如杨素这般,将最宠爱最绝色的女子转手送人,甚至在被戴了绿帽后仍能不计前嫌,不做惩罚慷慨送人,实在是少见中的少见,甚至可称极品了。
而且作为历史人物,这种成人之美的事只要有一桩就足以令人敬佩了,但杨素居然一口气成就了三段锦绣良缘,如果再加上下文嫁侄女予封德彝一事,那杨素一共为后世创造出了四段爱情佳话,这个记录恐怕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了。
矛盾的集合体
这样一个赏识新人、奖掖后进、不遗余力提拔人才的杨素,同那个嫉妒同僚、处处防人害人的杨素,似乎很难看作同一个人。
其实细究一下还是可以发现,这个拥有两幅看似完全不同脸孔的杨素,本质上还是一个人、一副面孔,因为,人本来就是个矛盾的集合体。
杨素是个自矜自傲的人,而且他有这个资本。他出身军事贵族世家,自小怀有少数伟大人物才拥有的那种抱负,以至于周围的大人都无法了解他的内心世界。所谓英雄的脚步总是孤独的,在这样一种“知我者稀”的环境之下,他从小就处于并享受于一种少数人物的孤独感之中,其结果只能使其往越来越自矜的方向发展。
而且他也确实有才,论打仗天下无敌,无论水战、陆战、骑战,无一不精、无一不胜;论作诗当世无双,其诗作虽然在盛唐时代也不好意思拿出手,但在诗歌尚未发达的隋代,即便是被称作隋朝第一才子的薛道衡都要忍不住击节叹服;他的口才更是一顶一的高手,被隋文帝夸作“才辩无双”。不说整个大隋朝,即便纵览整个中国历史,要找出像他那样文武双全的人也真找不出几个。
据史书的记载,杨素的长相更是又高又帅,雄伟挺拔之外,还长有一副如关公一般威风凛凛的美须髯,在统一南北的战争中他端坐于大船之上指挥作战,沿岸百姓望见甚至都以为是神仙降临。
高贵的出身、远大的抱负、出众的容貌、一流的口才、超人的才干,凡此种种,无不构成杨素自矜自傲的资本,前朝周武帝曾勉励他道:“善自勉之,勿忧不富贵。”他则大声地回应:“臣但恐富贵来逼臣,臣无心图富贵。”联系前后,这样的对答并不能表明他的与世无争,相反倒是暴露出他的骄傲与自矜,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凭我的才干,何愁富贵不找上门来啊!
在这样的自负之下,难免生出“老子天下第一”的念头。他提拔人才,因为他总想体现自己作为领导者的身份,他排挤同僚,因为他不能做臣子中的NO.2。
对于将小妾慷慨送人之事,我们或许可以这样理解,对他这样一个“流血盈前,言笑自若”、视他人性命如草芥的冷血武将来说,几个女人对他来说又算得了什么?何况他家后院里养的穿锦戴罗的美女,有上千号人,送一两个给人,对他而言跟送一两头牛羊给人一样不甚可惜。
甚至,旁人眼中的绝色美女如红拂女等,在见惯花丛的风月老手杨素眼中,可能只是姿色平庸之辈罢了,甚至只能算作恐龙,跑了就跑了,与其花大力气去追回来,倒不如索性做个顺水人情给自己增加点好名声也好。
而且杨素之提拔新人,以完全臣服于他,完全不会对他的地位构成威胁为限,超出此限者必然遭到其严酷打击。
这点被杨素陷害而死的名将史万岁可为例子。同所有得到杨素提携的后辈一样,史万岁能够成长为隋四大名将之一,同样跟杨素的赏识分不开。在他地位低下的时候杨素以长官身份对他就非常赏识,大力提拔,有美必书,有功必报,可是一旦史万岁地位高到与杨素并列,杨素的心态就开始失衡了。最后史万岁被授予跟杨素等同的军权各自统兵出击突厥,立下远在杨素之上的军功,之前那位一直热心提拔后进的杨素就完全消失了,代之以一个小心眼、耍奸计、陷害同僚的白脸奸臣了。
奖掖后进
除了频送美女,成就几段爱情佳话外,杨素还以其罕见的识人眼光,接连赏识提拔了很多后辈新人。
由于虬髯客的故事过于诡异离奇,故此跟这个故事相关的红拂女是否真实存在一直受到后人的质疑,但是不管怎么说,由于有成人之美的先例,即便红拂女的故事只是人们臆造的一段传说,杨素不爱美人识英雄的做法确实是深入人心的,所以故事的背景不会发生在别人身上,只能发生在杨素身上。
真实历史中,“风尘三侠”主角之一的李靖年少时确确实实曾得到过杨素的格外关照。李靖乃是与杨素并列隋朝四大名将的韩擒虎之外甥,有这层关系,李靖从小就有很多机会与包括杨素在内的前辈见面。时任左仆射(相当于左丞相)的杨素尽管暗地里一直嫉妒跟自己同列的其他三位名将,但对后辈的李靖却非常看好,曾手抚自己的座位对李靖道:“你这小子,前途无量,将来早晚是要坐我这个位置的!”
另外一个被杨素提携过的后生乃是“牛角挂书”这一典故的男主角——李密。李密在隋末唐初这段历史中绝对是个风云人物,最巅峰期手握天下一半以上的精兵强将,“威之所被半天下”,隋唐评书里最著名的几个主角如秦琼、单雄信、徐茂公(徐世勣)、程咬金、王伯当等人无不作为他的帐下鹰犬为他东征西讨。
但是,李密在拥有这份家业之前,在大隋朝尚未崩溃之前,曾有极端落魄的时候,正是在他前途最黯淡的时候,因坚持不懈地学习,骑牛在路上的时候也要在牛角上挂着《汉书》捧读,被杨素撞见。杨素十分惊奇,骑马在牛后跟了好久,然后才上前询问,与其交谈一番之后,大为惊奇,立刻将他引荐给自己的儿子杨玄感认识,并很实诚地对儿子告诫道:“你的识见水平跟李密比,差得老远了。”
在杨素的撮合下,落魄青年李密青云直上,跟朝中一号大员的儿子交上了朋友,一身本领也算找到了用武之地,这为日后杨玄感“干大事”(造反)也算提前找了一个好帮手。
在被杨素提携过的人当中最邪门的当属封德彝,这人跟李靖一样,年轻时也曾得到杨素的一再垂青,史载杨素向来自负才势,对朝中很多同僚正眼瞧都不瞧一眼,但唯独对愣头青封德彝十分赏识,不但对其“降礼赏接”,整日与他“论天下事,衮衮不倦”,还将一个侄女嫁给他,最后对他下了一句跟李靖类似的评语:封郎终当会坐上我这个仆射的位子的。
哪知这句话不但成了鼓励封德彝奋发向上的动力来源,甚至还救过他一命。封德彝参加了隋炀帝征讨辽东的战役,坐船从海路出击,半路上他乘坐的那艘船出了意外,全船的人都落水而死,只有他有幸捡了一条命回来。据说他落水后抱住了一块木板,随浪漂浮在茫茫大海上,但不久即力气用尽,陷入绝境,就在他几乎就要放弃的时候,突然想起杨素对他说过的那句话,猛然警醒:我将来是要当仆射的人哪,怎能阴沟翻船死在这种地方?
就好比旧时代很多传奇性人物遇险前不甘心的说法一般:算命的说我将来会大富大贵呢,哪能那么容易死了!处于绝境中的封德彝正是靠着这句话作为信念的支撑,坚持了下来,即使前胸随着波浪起伏跟木板相互摩擦皮开肉绽,甚至都露出骨头,依然拼死咬牙死死抱住不放,最终等来救援,捡了一条命回来。
大难不死的封德彝后来果真如杨素所言那样,作了唐高祖李渊的右仆射。
得到杨素赏识的几位青年,日后皆是一时才俊,隋末风云人物李密就不必多说了,官至宰相的封德彝也勿需再提。其他几位如李靖,其作为武将的成就还远在杨素之上,甚至被看作是与白起、韩信这两位前辈并列前三名的中国史上超级名将。
被杨素捉奸在床却意外人财两得的李百药,在大唐贞观盛世大规模修史之时,独自承担起《北齐书》的修撰工作,这本著作后来位列二十四史之一,李百药也算不朽了。
若说世界上伯乐太少,也不尽然,至少隋唐之际的杨素可算一个。
万古骂名
由上文可见,杨素在戏剧舞台被刻画成白脸奸臣可谓没有冤枉。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此话绝对有道理。被杨素所提携过的后辈之中,李密也好,李靖也好,李百药也好,多数人与杨素只有数面之缘,杨素识别他们凭的是堪称毒辣的眼力,而非长期的相处观察,因此这些人的人品与杨素是挂不上钩的,唯有封德彝一人,曾作为杨素的下级相处了很长一段时间,从这人身上即可多少瞧出一点杨素平日之品行。
杨素对待别的同事向来两个鼻孔朝天,打眼都不瞧一眼,但与封德彝却是经常大谈特谈,整日不倦。而封德彝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日后虽做了唐朝的宰相,但其实人品可不怎么样,常耍两面派,在李世民与李建成争夺太子一事中,此人极阴暗地游走两方,一会跟李世民暗进“忠言”,劝李世民早日动手除掉李建成;一会又密劝李建成要学学刘邦跟项羽讨杯老父肉羹之做法,当断则断,不要拘泥于骨肉之情。无论将来哪一方得势,封德彝都是稳赚不赔的赢家。
平日之时,他背地里常受贿赂,财富广大,但在人前人后却常穿着破旧衣服以示俭约。这种本事居然在其生前都没有被人识破,英明如唐太宗者,照样被其蒙蔽一生,在他死后甚至还为之废朝三日。他的种种劣迹,直到死后多年才渐渐被人传开,由此可见,这人人品之差、心机之重!
杨素对别人都看不顺眼,唯独对封德彝“降礼赏接”,只能说两人在某些方面是互相欣赏,臭味相投的!
杨素的所作所为,注定了其即便在身前得到善终,但身后万世之名也得在历代奸臣榜上恒久地镌刻下去。
尽管曾经为了共同的利益勾搭在了一起,然而,杨广与杨素这一对暴君奸臣的组合,终究是同床异梦,都是以阴谋害人擅长的人,自然要在心里深深提防对方。
杨广即位不久,不服其登位的最小弟弟杨谅就在扬州起兵造老哥的反,杨素立刻又被当作急先锋派去平叛,并很快平定。事后杨广在写给杨素的“感谢信”中有“疾风知劲草,世乱有诚臣”这样的名句,讽刺极大的是,不久“诚臣”杨素生病,杨广假模假样地又是派御医去看病又是派人去慰问,暗地里却问医生:“这老混蛋啥时候会死?”
杨素大概也知道自己作恶多端,早晚不得善终,坚持不肯服药,对家人道:“我这一生富贵已经到极点了,活够本了,还吃什么药呢?”
一代权奸,就是以这样一种方式死去,死在杨广登基的第二年。
然而他的好君主杨广似乎还是对其念念不忘,有天曾对人道:“老混蛋要是还不死,终当要将他诛灭九族!”
他的所作所为,注定其不但要被君王嫉恨,也必将遭受千秋万代不绝于耳的骂名!
山西杨安生
二0一0年 年元旦
网站团队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