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德榜 诗歌词赋 杨氏企业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广西 广东 海南 湖南 湖北 江西 福建 四川 贵州 云南 浙江 江苏 河南 安徽 陕西 山西 山东 河北 辽宁 吉林 甘肃 青海 台湾 香港 澳门 新疆 宁夏 西藏 海外 黑龙江 内蒙古 |
杨根思(1922年11月6日~1950年11月29日)原名羊庚玺,革命烈士,江苏省泰兴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国战斗英雄,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位特等功臣和特级战斗英雄,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位“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淮海战役中先后多次荣立大功、小功,28岁在朝鲜战场阻击美军南逃任务战斗中牺牲,2009年9月14日,他被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等11个部门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孩童时代】
1922年11月6日,杨根思出生在江苏省泰兴县黄桥地区羊货郎店(后改为江苏省泰兴市根思乡根思村)一户贫苦农民家庭。父母早亡,8岁的杨根思成了孤儿,10岁当了放牛娃,12岁随哥哥到上海,在资本家的地毯工厂做童工,1941年地毯工厂关闭,回乡后又给地主家做“牛倌”。
【革命岁月】
1944年2月,杨根思加入新四军,成为老一团一营3连3排9班的一名新战士。杨根思参军时,登记的工作人员问他的名字,杨根思答为“羊庚熙”却被听成了“杨根思”。参军后,杨根思开始了南征北战的生活,历任班长、排长、连长,作战勇敢,屡立战功。
1945年6月在浙西与国民党顽固派军队作战中,杨根思用两枚手榴弹炸掉敌人重机枪扼守的哨口,为连队开辟了进攻道路,被评选为团战斗模范。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6年在攻打泰安天主堂的战斗中,杨根思用18颗手榴弹攻下了全城的制高点——天主堂,战后,杨根思首次获得“战斗英雄”称号。
1946年1月,部队到达军事重镇兖州,杨根思报名去了兄弟部队学习爆破技术,1946年10月13日,在鲁南郭里集战斗中,他冒着国民党军严密火力封锁,连续三次运送拉雷,炸毁敌前沿阵地地堡,被誉为“爆破大王”。
1947年1月,在鲁南战役齐村战斗中,他连续爆破国民党守军碉堡群,炸毁敌旅部核心工事,保障部队迅速全歼齐村守敌,俘虏守敌一个排,立大功一次,被评为“华东一级战斗英雄”。
1948年底淮海战役第三阶段,他奉命率一个加强排攻击夏砦国民党守军,机智地摧毁一组暗堡群,歼敌一个排,战后被评为“华东三级人民英雄”称号。
【战斗牺牲】
1949年,人民解放军取得了全国胜利。1950年10月,杨根思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随部队赴朝作战。1950年11月25日,中朝军队发起了第二次战役,11月28日,杨根思奉命坚守1071高地-东南小高岭,负责切断美军南逃退路。11月29日,战斗持续一天一夜,杨根思率领全排接连击退美军8次进攻,当弹药用尽,美军发起了第9次进攻时,杨根思抱起最后的炸药包,冲入敌群,与40多个敌人同归于尽,完成了切断敌人退路的阻击任务。
【主要荣誉】
杨根思在淮海战役中先后多次荣立大功、小功,被评为战斗模范,荣获了“爆破大王”、“华东一级战斗英雄”、“华东三级人民英雄”、“全国战斗英雄”等光荣称号。
1952年5月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杨根思追记特等功,并追授“特级英雄”称号,命名他生前所在连为“杨根思连”。
1953年6月25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
【人物评价】
杨根思儿时的伙伴张瑞成老人感叹道,“我就知道杨根思能成为英雄,因为别人不敢做的事情,他敢!”
1950年,时任连长的杨根思,参加全国战斗英雄代表大会,受到毛主席、朱德总司令的接见。
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题词赞誉他是“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子,国际主义的伟大战士,志愿军的模范指挥员”。
【杨根思连】
“杨根思连”其前身是1932年诞生于福建闽东“蓝田暴动”中的红军连队,先后参加了艰苦卓绝的多次重大战役战斗,涌现出了大批的英雄模范人物。1951年12月,该连队被志愿军总部命名为“杨根思连”,该连党支部多次被表彰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军先进基层党组织”,基层建设标兵连,集体多次荣立一等功、二等功、三等功。
“风烟滚滚唱英雄……勇士辉煌化金星!”至今,每当连队播放电影《英雄儿女》时,战士们总是心潮澎湃、激动不已。影片里有老连长杨根思的影子,他的事迹曾鼓舞激励着亿万中国人民。营区广场的正中央,矗立着杨根思烈士的塑像,基座上刻着:“不相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这是全国特级战斗英雄杨根思在朝鲜战场上立下的战斗誓言,多年来,“杨根思连”坚持以“三不相信”精神来建连育人,每年杨根思牺牲纪念日、连队命名日、新兵下连、老兵退伍,官兵们都要重温老连长用鲜血与生命实践的战斗誓言。
2008年2月16日,驻许某部“杨根思连”再次被济南军区授予“基层全面建设模范连”荣誉称号。
【命名由来】
杨根思连是1932年在闽东“兰田暴动”中诞生的红军连队,曾参加了艰苦卓绝的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抗战时期,连队作为新四军的一把“尖刀”,在夜袭浒墅关、火烧虹桥机场、决战黄桥等战役、战斗中屡建奇功。
1950年10月,连队入朝参战,在第二次、第五次战役,华川阻击战和金城南防御战中,连队总是担负最重要的任务,打出了军威国威。在二次战役分割围歼咸镜南道美军的战斗中,时任连长的杨根思奉命带1个排扼守下碣隅里外围1071高地东南小高岭,负责切断美军南逃之路。在杨根思的指挥下,全排顽强抗击,接连击退美军在飞机、大炮掩护下的8次集团冲锋。最后,阵地上只剩下杨根思和另外两名伤员,子弹也打光了。这时,又有40多个美陆战一师的士兵围攻上来。杨根思命令伤员带着重机枪撤下阵地,自己从容地抱起仅有的一包炸药,拉燃导火索,纵身扑向敌群,与爬上阵地的美军同归于尽。战后,志愿军总部授予杨根思“特级英雄”荣誉称号,并命名连队为“杨根思连”。
网站团队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