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德榜 诗歌词赋 杨氏企业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广西 广东 海南 湖南 湖北 江西 福建 四川 贵州 云南 浙江 江苏 河南 安徽 陕西 山西 山东 河北 辽宁 吉林 甘肃 青海 台湾 香港 澳门 新疆 宁夏 西藏 海外 黑龙江 内蒙古 |
杨士中院士接受重庆晚报记者专访
日前,我市科技突出贡献奖获得者杨士中院士接受了重庆晚报记者专访。目前,他承担工作之一是研究空天地信息网,今后我们打电话就没有死角了。生活中的杨院士也很潮,而且喜欢打乒乓球等体育运动。
生活潮:打个电话家中自动浇水
在重庆大学主教学楼通信工程学院实验室采访时,记者发现杨士中院士的生活很潮。远在北京出差,他还会惦记着沙坪坝大学城虎溪校区家里种的蔬菜和水果,回到宾馆打个电话到家里,按按键,蔬菜水果可以沐浴啦……
杨士中说,夫人萧桃元有种花种菜的习惯,所以在虎溪校区的别墅顶楼以及楼道上,都种上了蔬菜和水果。夫妇两人有时忙起来了,要在外地呆上一个多月,所以家里的花草和蔬菜就没有人打理。
杨士中说,于是他装置了一个自动浇水机,可以遥控。“在北京,我只需要打个电话到家里,再按设置好的键,浇水机就可以自动洒水给我们家的花草蔬菜水果浇水了。”
“这个就是物联网技术,让冰箱、浇水机等动起来。”谈到遥控装置,杨士中还为了给我们科普CNGI,也叫做中国下一代互联网宽带无线接入网。杨士中说,目前互联网使用的是IPV4地址,是32位的IP地址,而目前已经没有了新的地址。而CNGI使用的是IPV6地址,达到128位。“正是有了这么多位数,我们的冰箱、浇水装置、电视、空调等都有机会分配到地址,再通过RFID标识,人可以通过访问IP地址来访问和遥控这些物体。”
身体壮:每天打乒乓球两小时
“杨院士工作很拼命。”这是杨士中所带的博士生们对他的一致评价。其中,廖勇博士告诉记者,杨院士几乎每天都在实验室,上午9点去,中午1点有时候甚至是2点才离开;下午3点到实验室,晚上7点回家;吃过晚饭,又到实验室去,呆到深夜才回家。
上午、下午、晚上,三个时间段。实验室、家,两点一线。今年杨士中院士快75岁了,一米八的个头,身材魁梧,从工作状态来看,他依旧充满了活力。
“有时候我们都饿得遭不住了,而他还在实验室工作。”廖勇说,杨院士的作息时间很有规律,但和大多数人习惯不太一样,因为他往往顺延一个小时。
这么高强度的工作,75岁的院士能否招架得住,为何不退休在家养老?采访中,谈到自己的工作强度,杨士中很淡定地说,还有很多比他年纪大的教授都没退休,所以75岁还在上班,也是小菜一碟。
除了工作,杨士中院士还很注重锻炼。60岁之前,他的爱好是骑摩托兜风。而今,他换成爬山和打乒乓球。
在杨士中的实验室,除了各种实验仪器,中间空地上还有个乒乓球台。秘书邓小琴说,杨院士把精力扑在工作上,但每天还会抽出固定时间来锻炼。“他吃过晚饭会和夫人一起到重大的操场散步,走了几圈,夫人陪他到实验室去打乒乓球,打两个小时后,就开工专心做实验,一直到深夜夫人和他一起回家。”
“身体状况的好坏,决定了你能投入科研的精力多少,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你工作的效率,没有好的体质是不行的。”杨士中自豪地告诉记者,打乒乓球还是有两刷子。“不是专业的运动员,一般还赢不了我。”
高科技:在全球打手机无死角
对于研究的主要项目,杨士中院士说,空天地信息网包括全球移动通信网和空间信息网。其中,空间信息网可对航天器(卫星)进行全轨道定位,不代替气象、导航卫星等专业网络,实现空间飞行器全程测控。同时,可防止航天资源重叠建设,并方便空间数据实时传输,无需等待卫星飞到合适位置。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空天地信息网好处多,其中,可以方便少数手机直连卫星,更多的手机中继到卫星,轻松实现“卫星通话”。也就是说,在平常通信的时候将不会遭遇死角。即使附近没有通信基站,只要在地面,就不会发生无法打电话的情况,即使高速列车运行中也可以打电话,不会因为速度快影响通话质量;在海上乘坐游船时,也可以正常通话。
杨士中曾获得国家发明奖、科技进步奖、部省级科技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光华科技将、航天部一等功……面对荣誉,他在接受重庆晚报记者专访时说:“我搞过通信,也做过网络,有人说我是通信专家,也有人说我是网络专家。其他院士说,你又想吃这行,还想吃那行,你到底要吃多少?”
这时,杨士中总会不紧不慢地回答:“I am a poor man(我是一个穷人),给我吃馒头我就吃馒头,给我喝稀饭我就喝稀饭,我又没有什么专利。”
杨士中,75岁,2011年度重庆市科技突出贡献奖得主,重庆大学一级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总参高级军事科学顾问,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实验室“运载器测控及遥感信息传输”首席科学家,国家重点学科“电工理论新技术”学科带头人。目前,他承担的工作之一,是研究空天地信息网。
网站团队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