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德榜 诗歌词赋 杨氏企业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广西 广东 海南 湖南 湖北 江西 福建 四川 贵州 云南 浙江 江苏 河南 安徽 陕西 山西 山东 河北 辽宁 吉林 甘肃 青海 台湾 香港 澳门 新疆 宁夏 西藏 海外 黑龙江 内蒙古 |
2025年5月14日,贵港市四知文化研究会会长杨招弟一行走进贵港市港南区木格镇陈索村,深入调研当地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并重点参观了村内著名古建筑“司马第”。此次走访旨在挖掘本土历史文化资源,推动“四知文化”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弘扬廉洁自律、崇德向善的精神内核。
寻访司马第:古建筑中的廉洁密码
陈索村司马第始建于清代中期,是贵港市保存较为完好的古民居建筑群之一。其主人为清代当地名士杨氏一族——杨寿春,曾任司马一职而得名,家族世代谨尊“厚德载物,道济天下”的祖训,并以此激励后人,司马第家族后辈们不忘先贤教诲,人才辈出。
研究会成员在村支书的陪同下,详细考察了司马第的建筑格局、楹联匾额及族谱记载。杨会长指出,司马第傍边的这栋楼题的“四知”两字正是“四知文化”精神的传承与体现。
“四知文化”源自东汉名臣杨震“暮夜却金”的典故,其“天知、神知、我知、子知”的廉洁箴言流传千年。杨会长表示:“司马第不仅是建筑遗产,更是家风教育的活教材。杨氏家族以‘清白’立家训,与四知文化倡导的慎独、自律一脉相承,这正是当代社会亟需传播的价值理念。
座谈交流:让传统文化赋能乡村振兴
走访结束后,研究会成员与陈索村村民代表举行座谈。杨会长强调,四知文化的传承需与乡村发展实践结合:“我们计划以司马第为基地,打造廉政文化教育基地,通过开展家风讲堂、非遗体验等活动,让古建筑‘活起来’,也让廉洁文化融入村民日常生活。”村民阿婆分享道:“老一辈常讲‘举头三尺有神明’,做人做事要坦荡。现在年轻人外出工作的多了,这些老理不能丢。”研究会对此回应称,将协助整理陈索村口述史资料,并利用新媒体平台传播“四知故事”,增强文化认同感。
未来规划:文化保护与文旅融合并行
随后,杨会长一行人还参观了当地有名的独石风景区,陈索古井,了解到怀东莲藕,陈索米粉等特产也是和司马第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杨招弟会长总结道:“乡村振兴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四知文化不仅是历史遗产,更是乡村振兴的精神纽带。我们期待通过政社联动,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机。”
此次走访活动,不仅为贵港市四知文化研究提供了鲜活的田野案例,也为传统村落如何以文化赋能发展探索了新路径。司马第的砖瓦间,流淌着跨越时空的清廉基因;而四知文化的现代表达,正在书写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
网站团队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