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4-22 10:42:26 来源:杨氏网 作者: 点击: 字体:
大 中 小
大 中 小
大 中 小
杨信,原名宏信,麟州新秦人。五代时,为麟州一带的土豪。后东渡来到河曲,凭借他的势力、威望,组织地方武装,结堡筑城,进行自卫。因河曲有死火山,杨信自立为“火山大王”、“火山节度使”、“火山刺史”等。今陕西神木和山西河曲境内有“杨家城”、“杨家寨”、“杨家湾”等多处遗址,就是当年杨信屯兵或作战的地方。后晋开远四年(947年)正月,契丹入主东京。河东节度使刘知远联合麟州杨信、府州折从远、夏州(今内蒙乌审旗南白城子)李彝殷等,不附契丹,自立为帝,国号汉,史称后汉,杨、折两家在联合抗辽斗争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后周显德七年(960年),后周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即皇帝位,灭后周,建国号曰宋,改元建隆,以汴梁(今河南开封)为都,史称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灭北汉,结束了唐末五代以来封建割据的局面。这时,强盛起来的北方契丹不断南下侵扰,成为宋王朝最严重的隐患。在民族矛盾日益尖锐的情况下,以杨业、杨延昭为代表的杨家将走上了抗辽的前线。
杨业,原名继业,河曲土豪杨信之子。“弱冠事刘崇,为保卫指挥使,以挠勇闻,累迁至建雄军节度使,屡建战功,所向克捷,国人号为“无敌”。《宋史》说他“幼,佣侥任侠,善骑射,好畋猎,所获倍于人,尝谓其徒曰:我他日为将用兵,亦犹鹰犬逐雉兔尔。”杨业年轻时任北汉政权的保卫指挥使,被赐姓刘,仍名继业。杨业在北汉期间,虽然参加了与宋的几次大的战斗,但对北汉政权依附契丹是不满意的。宋开宝二年(969年),宋太祖亲征北汉,“时,契丹遣其南大王来援,屯于太原城下。刘继业(杨业)言于北汉主曰:契丹贪利弃信,他日必破吾国。今救兵骄而无备,愿袭取之,因籍河东之地以归中国,使晋人免于涂炭,陛下长享贵宠,不亦可乎!”这一建议,未被北汉主采纳,但他仍受命遥领建雄军(治代州)节度使,以备防御契丹。
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宗亲征北汉。在激烈的攻城战斗中,“刘继业为继元捍太原城,甚挠勇。及继元降,继业犹据城苦战。上(宋太宗)素知其勇,欲生致之,遣中使谕继元,使召继业。继元遣所亲信往,继业乃北面再拜,大恸,释甲来见。上喜,抚慰之甚厚,复姓杨,止名业。寻授右领军卫大将军。”充分表现了杨业的大局意识和“忠于所事”的品德。不久,太宗“以业老于边事,洞晓敌情”,复迁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部署,“密封囊装,赐予甚厚”。杨业遂驻代州前线,担负起在山西防御契丹的重任。杨业不负太宗厚望,在短短的一个多月内,在代州一线辽军出入的要道口,修建了十几个兵寨,堵住了通往契丹蔚、应、寰、朔等州的大小通道45处,形成了进可攻退可守的城寨网。仁宗朝名臣包拯曾说:“先朝以骁将杨业守代州,创筑州垒,至今赖之。”就在杨业赴代建寨后不久,就发生了“雁门大捷”的战事。
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年)三月,契丹皇帝耶律贤亲率辽军十万骑围攻雁门。杨业命部将董思愿等堵断峡谷南口,自己率领百骑自西陉绕道雁门关峡谷北口,南向猛攻,杀死辽节度使、驸马中肖咄李,生擒其马前军指挥使李重诲,获铠甲革马甚众,大败辽军。创造了中国历史上以数百骑战胜十万兵“以少胜多”的辉煌战例。自此,杨业声威大振,“契丹畏之,望见业旌旗即引去。”不久,杨业因战功升云州观察使,仍知代州,判郑州。七年(982年)四月,契丹主耶律贤自率兵三万骑分三路攻宋。西路攻府州,被折御卿打败,东路攻高阳关,被崔彦进打败;中路攻雁门,被杨业打得大败,损兵三千,被俘万余,丧失牛马五万计,被攻破堡垒三十六个,杨业战果最为显著。在雁门连败契丹大军,引起了以主将潘美为首的忌恨,“或潜上谤书斥其短。帝皆不问,封其奏以付业。”
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年)九月,辽景宗耶律贤卒于焦山(今山西左云),子隆绪继位。是为圣宗。时年隆绪方十二,其母肖太后摄政。由此,大臣不附,部族多叛。宋将贺怀浦、贺令图、刘文裕等认为这是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好机会,相继上书,请求宋太宗北伐。宋雍熙三年(986年)正月,宋太宗下诏分三路北伐。东路由曹彬、崔彦进率主力从雄州(今河北雄县)出发北攻幽州;中路由田重进、谭延美领兵长驱飞狐(今河北涞源);西路由潘美、杨业出雁门,收复山后诸州。出师初,三路全线顺利。尤其是西路军杨业部在雁门北口首战告捷,乘胜攻战寰、朔二州,随后又攻克云、应二州。北伐的节节胜利,受到了代北百姓的欢迎和支持。父老迎着杨业的部队,感慨地说:“久陷边陲,有粟不得食,有子不得存养,不意余年,重睹日月!”他们自动组织起来,或充向导、供军资,或夜袭辽营斩首来献,或持兵杖随军攻战。宋太宗得报,令可征募壮士,一时间就募者千百成群。这时,辽太后见宋大军逼进,决定倾国相争,派重兵十余万骑南下,致使宋主力东路军曹彬部在岐沟被辽兵打得连连败退。辽军在解除正面威胁后集中兵力压向西路军潘、杨部。宋太宗得知宋军主力战败的情报,下令撤兵,召曹彬、崔彦进等回朝;又命潘、杨所部护送云、应、朔、寰四州官民撤回关内。
杨业为完成这一艰巨的任务,经过周密思,提出了一切实可行的方案:使关内部队从大石路(今山西繁峙城东)直奔应州;派人密告云、朔守将,候我军离代州时令民众先出城,由轻骑接应;派伏兵于石喝谷口,准备迎战。这样可以使四州官民安全内迁。监军王侁在潘美的默许下,有意陷害杨业于绝境,首先反对杨业的方案,他坚持杨业率兵直奔雁门北川,进攻马邑。另一监军刘文裕也赞同王侁的主张。杨业表示:照此,一定会失败。王侁居然挑畔地说:“你号称无敌,今日不敢与敌人正面交锋,难道有不可告人的打算!”逼杨业出战。杨业非常气愤,说:“我不是怕死,是考虑如何安全撤退。既然你们这样指责我,只好出战,但是这样必败。我是太原降将,蒙皇上恩德授以兵柄,我愿以死报国。”杨业临行前,指着陈家谷对潘美说:“你们务必在两翼布置步兵强弩,待我转战到这里,你们就出兵夹击。不然,将全军覆没。”
七月八日夜,杨业率所部出石喝路,第二天清晨到达朔州东部,与辽将耶律斜轸激战被围。杨业突围后于黄昏时,来到陈家谷口。潘美、王侁也曾布兵与陈家谷口,并使人登西侧托逻台北望。望兵误传辽兵败退,先是潘美打算领兵抢功,不久,得知杨业战败的消息,他又慌忙撤兵逃走。当杨业见到陈家谷无一伏兵,“即扶膺大恸,再率账下士兵力战”,身受伤几十处,仍奋力杀死辽兵百十人,终因寡不敌众,被俘,绝食三日而逝。在杨业最后被围时,部下尚有百余人。杨业不忍这些将士与自己同归于尽,对他们说:“汝等各有父母妻子,与我俱死,亡(无)益也。倘敌人散去,尚可还报天子者。”部下无一人肯离去,全部战死。与杨业同时战殁的还的杨业之子延玉、部将淄州刺史王贵、皇亲岳州刺史贺怀浦。
宋太宗得到杨业殉难的消息,非常痛惜。乃下诏曰:“执干戈而卫社稷,闻鼓鼙而思将帅,尽力死敌,立节迈伦,不有追崇,曷彰义烈!故云州观察使杨业,诚坚金石,气激风云,挺陇上之雄才,本山西之茂族。自委戍乘,式资战功。方提貔虎之师,以效边陲之用,而群帅败约,援兵不前,独以孤军,陷于沙漠,劲果猋,有死不回,求之古人,何以如此。是用特举微典,以旌遗忠,魂而有灵,知我深意。可赠太尉、大同军节度使,赐其家布帛千匹,粟千石。大将军潘美降三官,监军王侁除名隶金州,刘文裕除名监登州。”
杨业是被*臣潘美陷害而死,这在当时和后世多有评论。杨业自己就说:“上遇我厚,期讨贼捍边为报,而反为*臣所迫,致王师败绩。”这里所说的*臣是谁呢?就是潘美。早在宋哲宗元祐年间,苏辙出使契丹,作《过杨无敌庙》诗,云:
行祠寂寞寄关门,野草犹知避血痕。一败可怜非战罪,太刚爱独畏人言。
驰驱本为中原用,尝享能令异域尊。我欲比君周子隐,诛彤聊足慰忠魂!
苏辙在末两句点明,以晋代周处死事比杨业,以梁王彤隐指潘美,主张杀潘美以谢忠魂。近代著名学者余嘉锡在《杨家将故事考信录》中指明:“业言为*臣所嫉,逼令致死,*臣二字,实指潘美……美以忌功妒名,遂置国事于不顾,*臣之曰,非美而谁!”陕西师范大学李裕民教授,根据新发现的资料加以研究,他说:“现在面纱已经揭开、戏剧、小说里描绘的潘美陷害杨业的故事,尽管有许多夸大的虚构,但潘害杨的基调并没有错。”
杨业战殁后,雁门局势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宋元守云,应诸州者,闻继业死,皆弃城遁逃”。仁宗时监察御使包拯在《论边将》中说:“河北沿边将帅未甚得人,特请精选,其代州尤不宜轻授。缘代州与云、应等州相去甚近,路又平坦,古来最为难扼之区。太宗朝以骁将杨业守之,继以给事中张齐贤守之,其慎重用人如此。”著名学者余嘉锡更认为:“曾巩作《隆平集》,元人修《宋史》,皆以业之生死定辽、宋之盛衰。”由于杨业的战殁,虽不致立即导致宋廷灭亡,但“杨业事,长城毁”,给宋王朝在军事上带来严重后果。
杨业与契丹角胜三十余年,尤其是他归宋后的七年抗辽,为保卫中原地区先进的经济、文化和百姓的生命财产,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的英雄业绩,在当时就普遍传播开了,“天下之士至于里儿野竖,皆能道之”。杨业的英雄品格也受到契丹统治区人们的尊重,在杨业殉难后不久,就有人在契丹境内的古北口(今北京密云东北),建起杨无敌庙,“尝享能令异域尊”。今山西代县鹿蹄涧村有杨忠武祠,建于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杨成武将军曾于1998年题写“杨忠武祠”匾额。现杨忠武祠已经成为海内外杨氏寻根祭祖和旅游的胜地。
杨延昭,原名延朗,杨业之子。因避圣祖讳,改名延昭;又因“契丹惮之,目为六郎”,所以,小说、戏剧又称作“杨六郎”了。杨延昭从小就练就一身好武艺,喜欢布阵练兵,做军事游戏。从青年时代起,就走上了抗辽的战场。杨业常说:“这孩子最像我”,每次出征打仗,总要带上他。在战斗中,延昭很快成了一员“骁勇善战”的战将。雍熙三年(986年)北伐,延昭任先锋,在朔州城下激战时,乱箭伤了他的手臂,仍然忍痛与敌兵交战。淳化四年(993年),宋太宗“以江淮浙陕连年凶歉,民多流亡”,于八月间分派八使出巡灾区。杨延昭出任“淮南都巡检使”,镇抚淮南东西两路诸州。后改知定远军(亦称永静军),控扼河北入山东的要道。
咸平二年(999年)七月,真宗闻报契丹圣宗及肖太后屯兵幽州,准备大举南下。于是命忠武军节度使傅潜为镇、定和高阳关三路行营都部署,屯定州。杨延昭改调保州沿边都巡检使,警备保州、广信、安肃三州军事。又以副使杨嗣屯保州,魏能屯安肃军,自领屯广信军(治今河北徐水西),杨延昭到任后,以同巡检魏能屯兵梁,杨嗣屯兵保州,自领所部屯遂城,正面当契丹之锋。九月初,契丹肖太后及圣宗率诸军越易水,破狼山,直奔遂城。肖太后亲临遂城,自执桴鼓督,矢飞如雨,攻势迅猛。城中宋军不满三千,但众志成城,在杨延昭的带领下,披甲执械,日夜守护,辽兵急攻不下。时正值冬初,寒潮袭来,气温骤降。杨延昭抓住时机,命军民夜间汲水泼浇城墙外皮,第二天早上都冻成了冰,好似冰城一座,坚滑难登。于是,肖太后又分兵攻梁门,守将魏能亦坚守不可克。契丹主力不得不舍弃遂城、梁门南向攻泰州。杨延昭、魏能与保州杨嗣开城率兵出击,契丹大败,弃军械、甲马、旗鼓无数。这一仗被史家誉为“遂城大捷”。因战功,杨延昭受莫州刺史。十二月,召杨延昭入奏边事。真宗指着杨延昭对诸王说:“这就是杨延昭,其父为前朝名将。延昭治兵护塞,复有父风,深可嘉也。”厚赐遣还任。不久,杨延昭升为莫州团练使。
咸平七年(1004年)闰九月,肖太后率兵30万分两路南下,进入宋境。这时,正是宋朝抗战派首领寇准任宰相,专决战事之际。在辽兵南下之初,寇准就指令河北、山西、山东诸州县,加固城防工事,动员当地军民坚壁清野,严阵以待。命杨延昭等诸将,分别率轻骑深入敌境,进行牵制作战。杨延昭所部渡过易水、自沟河,深入房山地区,直逼幽州。时河北平原民众亦“州县坚壁,乡村入保,金帛自随,谷不可徒,随在座藏”,又组成义军,号曰“强壮”,随时随地袭击辽兵,协助官军守城,对当时的战事,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辽军在宋军官兵的打击和平民“强壮”的声援下,辽军虽集中兵力转战千里,至澶州(今河南清丰西)。
澶州为宋都开封的北门,辽军逼近,引起了宋廷的恐慌。以参知政事王钦若为代表的投降派主张迁都金陵,签枢密院事陈尧叟主张迁往成都。寇准为排众议,促使真宗亲征,渡河御北门楼,“远近宋军望见御盖,踊跃欢呼,声闻数十进里。契丹军相愕视,不能成列。”相持十余,辽军元帅肖达兰出阵督战,被宋兵射死。肖太后深知正面宋军实力强盛,背后退路已断,获胜希望渺茫,于是密通书使,请盟乞和。杨延昭坚决反对议和,支持寇准主战的立场。他上书真宗,“契丹顿澶渊,去北境千里,人马俱困。凡有剽掠,皆在马上,人有归心,马有余力,其军虽众,败之不难。请饬诸军,扼其要路,众可歼焉,即幽易数州,亦可袭而取。”寇准虽赞成杨延昭的决断,但是,一心只想苟且投安的宋真,在投降派王饮若的怂恿下,答应了与辽军议和,双方签订了历史上有名的胜者屈从败者的“澶渊之盟”。结盟之后,杨延昭拒绝宋廷“勿伤北朝人骑”的命令,与张凝、石普等战将连歼辽兵游骑。在辽军北退时,又不顾宋廷“勿追契丹”之令,独处率所部万余骑,“抵契丹界,破古城(今山西广灵西南),俘获甚众”。至今在广灵西南有杨延昭与肖太后作战的遗址。
澶渊之盟后,真宗还朝,杨延昭出任莫州防御使、知保州,兼领沿边都巡检使。不久,又升任高阳关路副都部署,镇守“三关”,即高阳关、益津关、瓦桥关。辖区为今河北中西部和天津南部的广大地区,是宋、辽交界的前沿地区。虽然杨延昭为高阳关路最高军事指挥官,志在收复失地,保卫家乡。但朝廷在王钦若等人的操纵下,排斥寇准等刚直重臣,致使杨延昭的鸿鹄之志,不能施展。
王饮若其人“性便佞,有智术,善伺察人主,每朝廷有所兴造,辄委曲迁就以中帝意”。为此,为宰相王旦所不齿。真宗虽宠信他,由于王旦阻止,不得升擢。澶渊之战,他力主逃跑,又为寇准所罢斥。仁宗,经王钦若及其党羽的极力挑拨,寇准被一度贬斥出朝,任王为宰相。王钦若状貌,项有瘿瘤,时人称之为“瘿相”。他与丁谓、陈彭年、林特、刘承硅等把持朝,朋比为*,人称“朝中五鬼”。就连仁宗皇帝也曾对辅臣说:“钦若久在政府,观其所为,其*邪也!”宋廷在王钦若*党的把持下,虽委任杨延昭为知保州兼沿边都巡检使,但朝廷授对杨延昭的职责、行动进行了限制。杨延昭升任高阳关路副都部署之后,朝廷又给杨延昭命令:“如闻保州遣兵袭贼,私越北境疆场之事,尤务宁谧,其令本州按罪痛绳之。”这等于是谁与辽兵作战,就要受到“痛绳”之罪。与此同时,朝廷又不断派去监军,就地挟制杨延昭的行动。在这样的情况下,杨延昭仍然敬业职守,筑城堡,修城井,建水堤,设军铺,在边防沿线修建的城、砦、堡、铺、河、堤等防御工程,星罗棋布,把千里边防建设得固若金汤,使辽兵不敢越雷池半步。至今山西北部和河北中西部广大地区,见于文字记载的如六郎城、杨六郎寨、六郎堤、六郎砦以及拒马河、倒马关、试刀石等杨延昭镇守边关时的遗迹、遗址多达百十余处。
杨延昭从青少年时起,就走上了抗辽前线。他“智勇善战,所得奉赐悉犒军,未尝问家事。出入骑从如小校,号令严,与士卒同甘苦。遇敌必身先,行阵克捷,推功于下,故人乐为之用。在边防二十余年,契丹惮之,目为杨六郎”。大中祥符七年(1104年)正月,杨延昭卒于高阳关任上。宋真宗闻报,甚为悼惜,“遣中使护梓从归,河朔之人,多望枢而泣”,就连契丹人也对这位英雄举哀致敬。
杨文广,字仲容,杨延昭子。初以杨家世代功勋入三班院任低级的武职,曰“班行”。庆历三年(1043年),“以班行讨贼张海有功,授殿直”,留在陕西安抚使韩琦军中。第二年六月,参知政事范仲俺任陕西、河东宣抚使时,见到杨文广,非常常识,又知文广是前朝名将之后,招文广作了他的部下。当时,范促俺负责处置防御西夏的战争。从此,杨文广走上了南征北战的前线,先后随韩琦、范仲淹从事西夏战事历十年之久,因战功,升至供备库副使。
宋皇祐元年(1049年),广源州侬智高起兵反宋,自称南天国,年号景瑞。四年(1052年),攻入邑州(今广西南宁),称大南国仁惠皇帝,改年号为启历。九月,宋廷命枢密副使狄青宣抚荆湖路,提举广南督诸路军攻打侬智高。宋廷又调陕西诸路军“将”一百五十人,统边兵赴广南行,隶狄青征伐侬智高,杨文广便是诸“将”之一。时侬智高攻下宜州、宾州。狄青率军与侬智高战于宾州归仁铺,杨文广助狄青指挥陕西“蕃落兵”,袭击侬军之,斩侬军师黄宓,迫使侬智高退回邕州,接着狄青又夺昆仑关,攻邑州城,侬智高突围退往大理国。杨文广追至大理国东合江口(今云南个旧市北),建城堡三所,以屯兵。五年(1053年)四月,狄青还朝,杨文广因战功升左藏库副使,知德顺军。德顺军治陇干城(今甘肃隆德县)。杨文广赴任不久,广西报告侬智高与大理国王将率兵攻广西、四川。于至和元年(1054年)六月,仁宗以杨文广熟知广西形,具有统兵才干,超升四级,为供备库使,出任广西铃辖,兼判宜、笆二州,防备侬智高。
杨文广屯守广西十余年间,大理国不敢援助侬智高东征,边塞也未发生较大的战事。以功,杨文广迁右藏库正使、带御器械,以示宋廷对杨文广的亲重。宋治平中(1064~1067年),英宗“选宿卫,以文广名将后,且有功”,升为成州团练使。还朝任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成为中央禁军的将领之一。
神宗即位,委任大将韩琦为陕西经略安抚,统筹对西夏的战事,兼领永兴军路。这,杨文广以兴州防御使出任秦凤路副总,治秦州(今甘肃天水)。这时,西夏置保泰军于定西,正谋南下秦川。杨文广受,即日整兵出发。他闻知军情紧,诈言筚篥堡有泉喷珠,鼓诱士卒一昼夜急行军一百八十,到达筚篥,立即进行部署。次日清晨,西夏兵马出现在筚篥城堡下。他们看到宋军严阵以待,不战而退。杨文广派兵开城追,杀伤数千。事,诸将问:“何以如此急行?”文广答曰:“先人有夺人之气,此必争之地,彼若知而据之,则未可图也。”众将皆服文广料兵之精。杨文广据筚篥,加固城防工事,又在鸡川砦(今甘肃天水)沿线修筑城堡。自此,沿线以南数百里皆成“内地”。宋神宗闻报大喜,“诏书褒,赐袭衣、带、马”,改筚篥为“甘谷堡”,这就是延续至今的甘谷县城。由于杨文广对西夏防御战事的成功,使秦凤路的兵力和军储大为增强。熙宁五年(1072年)陕甘经略使王韶等率兵向西夏展开大规模的,促使西夏王国向宋廷称臣求和,维护了边境的安定。
就在宋廷与西夏发生战事的时候,辽道宗耶律宏基乘机挟制宋廷,要求割让北境土地,从而使宋军出现了西、北两线防御作战的局面。杨文广在筚篥挫败西夏兵后第二年,被调往北线,升任步兵都虞侯,兼领定州(今河北定县)路副都总管。定州路为宋在河北设四路之一。河北四路中,高阳关路在定州路之北,镇州路与大名路皆在定州路之南,定州路位于中部,是防御契丹南下的要冲,“重兵皆在定州”。凡有重大战事,“御驾亲征”,皇帝行营即设于定州,以指挥诸路。杨文广所受之职,正是河北边防的副帅。熙宁七年(1074年)三月,北辽借口宋军越界筑城,进入蔚、应、朔三州,派使臣林牙(学士)肖禧(扈)来到宋都开封,争河东地界。九月,神宗派太常少卿刘忱、秘书丞吕大忠与辽使臣枢密副使肖素在代州举行谈判,久议不决。以沈括、黄廉、韩琦为代表的大臣,建言拒绝辽邦的挟制。沈括、黄廉认为:“分水画界,中原失险”,韩琦主张:“如契丹败盟,则可一振武威,恢复故疆,摅累朝之宿愤”。杨文广完全赞同韩琦等人的主张,坚决反对姑息让步,提出必要时可以一战,乘势收复燕云,并表示愿意担负作战的任务。为此,杨文广积极调整定州兵马,特地绘制了进兵作战的地图,制定了收复幽燕的作战计划,上献朝廷。但未及回报,于十一月文广不幸病逝于军中。第二年闰四月,宋廷赠杨文广为同州观察使。
杨文广一生征战三十余年,先是南下广西,又赴西北甘肃,最后镇守河北前线,与其祖父杨业、父亲杨延昭一样,为保卫中原地区先进的经济、文化和百姓的生命财产,贡献了自己的毕生精力。千余年来,杨家将的故事传颂不息,脍炙人口,闻名国内,声播海外。纵观中国古代的历史,像杨信、杨业、杨延昭、杨文广祖孙四代,英勇奋战,前仆后继,为保卫中原地区先进的经济、文化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极为罕见的。这就是杨家将为什么千余年来深入人心、世代相传的根本原因。 弘农杨氏至杨家将世系一线图
主要参考书目:
《汉书》、《后汉书》、《魏书》、《晋书》、《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长编》、余嘉锡《杨家将故事考信录》、李裕民《宋史新探》、陕西师大出版社1999年、杨维森《弘农杨氏族史》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等。
作者介绍
杨光亮简介
杨光亮,男,1941年8月生,山西省五台县人,汉族,中共党员。山西大学历史系(1961—1966年)毕业生。原任太原市社会科学院院长、《城市研究》主编,西部地方志与长城研究所名誉所长,职称研究员。太原市第九届、十届人大代表,政协太原市九届委员会委员、常委。2001年10月退休后,任太原市老年大学副校长,分管科研工作。社会兼职主要有山西省历史学会副长、山西省古都学会副会长、山西省古籍整理学术委员会委员、山西省历史教学研究会第一届理事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太原市历史学会会长、太原市晋阳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太原市傅山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山西代州杨忠祠理事总会名誉会长、杨家将历史文化丛书编委会总编辑、河南开封天波杨府联谊会名誉会长、河南郑州杨氏总部《中华杨氏族谱》编委会总编辑、河南杨氏工作委员会顾问等。共发表论著六十余万字,终审稿件二千余万字。主要论著有:《人说山西好风光》(全国“可爱的祖国”丛书优秀作品奖和山西省优秀科普作品奖双奖)、《历史》(中专教材)、《历史常识》、《杨家将》(两种)、《杨忠武祠》、合作《话说太原》、《太原历史大事纪年》、《中国古代史备览》,副主编“晋阳文化“研究丛书,学术顾问《太原历史故事》、《太原历史人物故事》丛书,总编辑重修山西代县《杨氏族谱》(杨家将),《论晋阳城的创建与毁灭》、《论晋阳城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太原叫“龙城”没有历史依据》等。被收入《人大代表风采录》(山西卷)、《政协委员风采录》(太原市)、《中国出版人名词典》、《山西社会科学人物综览》、《山西五台县人物传记》等多种典籍。在山西代县杨忠武祠、杨七郎陵、河南开封天波杨府等地,多次为祭典仪主祭人。现主要从历史文化和杨家将的研究。
电话:0351-4226718办 8881140小 13834118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