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德榜 诗歌词赋 杨氏企业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广西 广东 海南 湖南 湖北 江西 福建 四川 贵州 云南 浙江 江苏 河南 安徽 陕西 山西 山东 河北 辽宁 吉林 甘肃 青海 台湾 香港 澳门 新疆 宁夏 西藏 海外 黑龙江 内蒙古 |
尊敬的总会领导、分会领导以及各位宗亲:
大家,上午好!我叫杨涛,来自于山东高密,现在即墨市鳌山卫海滨从事建筑施工工作。我发言的题目是《家谱增修促进优良家风的养成》。请大家不吝赐教!
家谱是一种以表谱形式,是记载一个家族世系繁衍及重要人物事迹的书。家谱就其内容而言,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具有平民特色的特殊文献,记载的是同宗共祖血缘集团世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家谱属于珍贵的人文资料,对于一个家族形成自己的独特家风,有其不可替代的功能。
2016年,我发起增修高密张鲁杨氏家谱 ,这其间的诸多工作、诸多感受,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家谱对促进良好家风的育化作用。
历届家谱编委序言中对杨氏宗亲提出了殷切期望。
1789年,张鲁杨氏家谱草创者七世祖杨清林在序言中写道:杨氏世勤耕织未亲诗书,愚不自揣,爰增辑成帙,以笃亲宗睦族之谊。倘后之起者,若能深明本源之理,自当笃矢亲爱之心。他道出了建立家谱目的:尊宗睦族、深明本源。
1855年,张鲁杨氏家谱首创者八世祖杨鉽在序言中写道:地相隔,则遐叶易生,世相远,则行辈恐紊。于此而欲尊宗睦族,诚有赖于族谱哉!杨鉽的殷切期望是:不至数典而忘祖矣。至后之起者相继增修是尤余之厚望也!杨鉽等人拟定了十个字行辈,希望按字取名勿乱行辈——肇立崇志士,维世丕振怀。拟定的家族行辈意义深远。
1892年,张鲁杨氏家谱的序言基本照搬杨鉽的序言略微补充,杨肇凝诸公又拟定了行辈10个字,并且改第一次拟定的行辈中的志为德,意义更加深远。至此张鲁杨氏行辈变为一首完整的诗歌——
肇立崇德士,维世丕振怀。
朝廷建大作,官宪鸿恩开。
押ai韵,意义非常完整。这首诗歌在杨家流传非常广泛,很多文化水平很低的人,都能背诵。
1993年冬天,杨德厚大伯重修族谱,增续的行辈——峻峰日月明,文武斌聚斋。日月合起来是一个明字,文武合起来是一个斌字,德厚公增添的行辈非常巧妙,寓意深刻、用心良苦、非常经典。
儿时,在故乡听老人讲述老一辈的故事,听老人口传家族的行辈诗歌。
“肇立崇德士”五个字,深深地扎根在我的脑海里。我这么理解这五个字——开始树立崇尚道德的读书人。我把这几句话抄在笔记本上,用来激励我努力学习、积极上进。每逢春节,正屋墙壁上挂起家堂,看着祖先的名字,禁不住思绪万千。祖宗创业筚路蓝缕,始祖子孝公,二世手强公、手全公、手会公,这些名字深深地印在了脑海里。家堂上印的四个大字“慎终追远”也扎根在脑海中。当我第一次看到杨德厚重修的家谱时非常激动,知道了确切的家族行辈。我经过多年创作,将家族行辈字数扩展到80辈。全诗如下——
肇立崇德士,维世培振怀。
朝廷建大作,官宪鸿恩开。
峻峰日月明,文武斌聚斋。
齐家兴兆业,安邦瑞祥来。
昌国盛荣宇,福佑恒东海。
常毅千彦生,永念仁和爱。
秉承圣贤志,华章颂万代。
金玉良言润,泽惠启学才。
发扬杨门好家风——肇立崇德士,培育优良家风正是我们编修家谱的初衷之一。行辈诗的作用既可以明世系、序昭穆,也可以作为家族励志诗,实际上也是家训。里面渗透着很多做人、做事、处世、成才立业的劝勉。希望家族后人取名,尽量采用家族行辈入名的方式,这样我们的名字不仅仅是一个孤零零的名字,而增添了我们高密张鲁杨氏大家庭的光辉,产生家族归属感,激励上进,有所作为,追求美好人生!2016年,我发起增修家谱 ,我所拟定的行辈获得了宗亲的肯定,经过杨伟强等人的润色,写入了新家谱。
2016年10月1日,高密张鲁杨氏祭祖大典暨家谱增修庆典在张鲁利群饭店如期举行。高密宝德书院院长李济远作为嘉宾出席并发言。李济远是高密老木田李氏,属于高密四大望族之一,在北宋时,家族就已经移居高密。他们家族文化底蕴深厚,老木田李氏家谱内容非常丰富。但始祖也只能到元末明初,根本追溯不到北宋。李济远参加了老木田李氏家谱的增修。2013年7月8日,李济远、单美华夫妇在家创办了宝德书院。书院前身为李济远的曾祖、清末高密东乡耆硕李符道创办的私塾宝德斋,秉承“人间至宝是有德”的训语,致力于家乡教育事业的公益奉献,传扬社会正能量,弘扬传统美德,成为一时佳话。李济远、单美华夫妇2016年荣获了全国最美家庭、全国文明家庭荣誉称号,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在他的身上深深体现了家风的深刻影响。庆典的一个直接效果是在平安庄杨维田宅恢复春节集体祭祖,这大大有利于怀念祖先、家族和谐、宗亲和睦。庆典之后,家谱分发,张鲁杨氏联谊群又增加了很多宗亲。有的宗亲也在群内发自己阅读家谱的感受!
尽管家族弱小,文化底蕴薄弱,但我们为家族拟定了堂号——德智堂。张鲁杨氏自1855年建立正式家谱,有了自己的家族历史。但家族文化比较薄弱,还远远达不到世家大族的标准。为了家族长远发展,激励族人奋发有为,有必要建立自己家族的堂号,来作为家族标志。家族尽管弱小,但我们在2016年全面增修了家谱,首次建立了电子家谱、网络家谱,建起了QQ群和微信群。宗亲之间的联系和交流进一步方便,并且顺利在国庆节举办祭祖大典暨家谱增修庆典。一颗小树长成参天巨树,从一颗小树发展成繁茂的森林,都需要阳光雨露的滋润。一个家族就要有自己的精神内涵。经几位宗亲商议,可以为本族设立堂号——德智堂。对于堂号而言,大部分宗亲是比较陌生的。但经过宣传讲解,对堂号的作用有了起码的认识。德智堂的诠释,可以从“崇德家国兴,启智事业隆”这句家训来理解。也可以从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来认识。做人首先要崇德,其次才是启智,学习知识、丰富人生。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相信高密张鲁杨氏德智堂的命名会对宗亲有所启迪,将来产生深远的意义!让“崇德启智”为我们家族打上烙印,铭刻在每个宗亲的心间!希望张鲁杨氏宗亲用自己的行动来诠释“德智堂”的丰富含义!饮水思源,厚德有为!
新家谱中增加了家训,除了把杨万里家训(忠、尊、勤、俭)、杨时家族的家训(顺父母、睦兄弟、和宗族、务勤俭、谨丧祭、肃闺门慎嫁娶、安本分、禁非为、守公法)直接选入家谱之外,我们也增添了富有我们家族特点的家训。例如拟定了家族格言——
一、崇德家国兴,启智事业隆。谨遵圣贤训,通达树丰功。
二、崇德启智,励志博学,和谐博雅,有所作为!
新家谱中增加了杨氏源流,也把墨水河创作的长诗《杨氏礼赞》写入家谱。让张鲁杨氏的宗亲了解杨氏大家庭的光荣。
盛世修谱,家国同荣。有了家谱,家族的光荣历史记载下来,慢慢积累,没有家谱最终随风而去,留不下一丝记忆。家谱、方志、国史,构成中华民族的记忆大厦。我们生逢这个伟大的时代,我们一点一点的努力,会实现自己家族谱书的永恒!家族史是国家历史的重要一部分。编修家谱可以起到保存家族历史、繁荣地方文化、尊亲睦族、培养优良家风、树立家国情怀的重要功效。祖先创业维艰,开创之功不可泯灭!除了缅怀历史,还要开创未来!现在属于信息时代,保存手段先进、宗族观念开放,编制电子家谱足以流传后世!女性后代也编入家谱!激励子孙后代饮水思源、开拓进取!
饮水思源,春华秋实;张鲁杨氏,和谐发展!相信有一代一代宗亲的接力,秉承“崇德家国兴,启智事业隆”的家训,张鲁杨氏会逐步养成良好家风,尊祖敬贤,人才不断涌现,促进家庭与社会发展!
家谱传承,源远流长!杨姓,属于大姓,人数排全国第六位,但杨氏分支好多属于大姓小族,能够列在同一家谱上的人并不多。2016年,张鲁杨氏家谱通过爱心修谱,增修成功。可以通过网络群,号召高密各支杨氏都修好家谱,然后统一格式印刷。可以提供电子家谱模板。明朝,青州各支杨氏,就统一修成《青州府杨氏族谱》。在2016年10月20日,建立了高密杨氏通谱编委会微信群、QQ群。截至目前已经确定张鲁集杨氏分谱总编杨庆德、仁和杨氏分谱总编杨新义、胶河杨氏分谱总编杨国志三位家谱总编。张鲁杨氏分谱、胶河杨氏分谱已经于2017年5月,成功印刷。
从《高密张鲁杨氏家谱》到《高密杨氏通谱》,是一个巨大的飞跃!但是我对编修《高密杨氏通谱》的信心,比当初编修《高密张鲁杨氏家谱》要充足的多。因为已经有张鲁杨氏家谱增修的成功经验,高密其他杨氏分支编修家谱就容易多了!只要愿意修,就可以实现家家拥有家谱的梦想!《论语·学而》里,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普通百姓之家通过家谱的编修来重视家族的传承、家训的弘扬,祖辈对后代子孙的期望,会促进优良家风的养成。巧合的是1993年张鲁杨氏家谱的编修者就叫杨德厚。这也许仅仅是一个巧合。民德归厚、社会和谐!中华民族没有深厚的宗教意识,但自古以来就有浓厚的祖先崇拜情结,而距离百姓最近的家谱中体现的家风家训,正可以对家族成员人格进行塑造,对价值观的养成、人生观的树立、人才的涌现都大有裨益!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网络时代,实现草根家族拥有家谱的梦想并不难以实现!家谱的普及,会增强民众对祖先的崇拜、对家族的传承、对家族、国家的关注,而不是仅仅盯着自己的小圈子。家谱编修也定会将自己家族的先进事迹记录下来,一代一代积累,优良的家风自然而然会树立!
谢谢大家!
2017年9月17日于青岛
网站团队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