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德榜 诗歌词赋 杨氏企业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广西 广东 海南 湖南 湖北 江西 福建 四川 贵州 云南 浙江 江苏 河南 安徽 陕西 山西 山东 河北 辽宁 吉林 甘肃 青海 台湾 香港 澳门 新疆 宁夏 西藏 海外 黑龙江 内蒙古 |
杨氏肇姓之祖和弘农杨氏祖源考辨
广东普宁《地方杨氏族谱》编委会 杨新赐
姓是代表有共同血缘关系的一群人称号,而氏则是从姓中衍生出来的分支。先秦之前,姓很少,姓、氏有别;姓永不变,氏却是可变更的。父子、兄弟、祖孙可各有不同氏名称,同一个人前后亦可有不同的氏名称。古人互打招呼,对“男子称氏,女子称姓”。战国后期到秦汉时,“姓”、“氏”合一,氏都成了姓。许多姓的肇姓祖,都认首位“封建诸侯,以国为氏”者。咱杨姓也不例外。
中华杨姓是一个多元的族群。其最主要的来源:是源自中华民族人文初祖黄帝的嫡系姬姓杨氏。在杨氏族谱中,对源自姬姓的杨氏肇姓之祖,有几种不同的记载:1、以唐叔虞庶子伯侨为始祖;2、以唐叔虞子姬杼为始祖;3、以周宣王子尚父为始祖;4、以晋武公子伯侨为始祖;5、以羊舌肸(或其子杨食我)为始祖。
究竟谁是杨氏肇姓之祖?考之文献,弘农杨氏源自唐叔虞,最早见于东汉蔡邕(132—192年)为其同时人杨秉(165年卒)所撰的《汉司空秉公碑》,和为杨秉之子杨赐撰的《汉太尉赐公碑》,其文曰:
“公讳秉,字叔节,弘农华阴人,其先盖周武王之穆(註:昭穆为古代宗庙内祖牌排列次序,父为昭,子为穆,昭居左,穆居右。),晋唐叔之后也。末叶以支子食邑于杨,因氏焉。”
“公讳赐,字伯献,弘农华阴人。姬姓之国有杨侯者,公其后也。……”
两碑志告诉世人:姬姓杨侯置封有三个明显特征:一是受封杨国侯者为“晋唐叔之后(支子)”;二是受封的时间在世纪“末叶”;三是杨国侯封地在杨邑(郭璞注:“邑,国都也。”《中国历史地名辞典·杨》载:西周封置,姬姓,在今山西洪洞县东南范东村古城。附注:周宣王续奠的姬姓杨国,公元前789年伐羌戎战于千亩败绩,败退时因无力坚守被迫放弃。古杨国之地于公元前784年被晋国收踞。有后人把该地称为“唐虞之地”或“晋之杨”。),因而始得杨姓(氏)。
现就杨氏肇姓之祖和弘农华阴杨氏祖源提出如下见解:
一、西汉杨雄辞赋《反离骚》自述其族源之“伯侨”,是唐叔虞庶出之子,是西周时封于杨国国君,是源自姬姓的杨氏肇姓之祖。
“伯侨”之名,始见于扬雄辞赋《反离骚》:“有周氏之蝉嫣兮(《前汉书》应邵注曰:“蝉嫣,连也,言与周氏亲连也。”),或鼻祖于汾隅,灵宗(《周本纪》记周始祖后稷之母姜嫄践巨人迹,感神灵怀孕而生后稷。清人王先谦作《前汉书补注》注“灵宗”云:“以出自有周,为神灵后裔,故曰灵宗。”)初牒伯侨兮(应邵注曰:“牒,谱也,言从伯侨以来可得而叙也。”),流于末之杨侯(按:结合蔡邕撰《汉司空秉公碑》“末叶以支子食邑于杨”,释其为:伯侨于世纪末叶成为周始封的杨侯。)。”
《前汉书·扬雄传》云:“其先出自有周伯侨者,以支庶(按:“支庶”者,庶出之支系也。)初食采于晋之扬,因氏焉。……扬在河汾之间。”(附注:秦统一中国后,“杨”“扬”两字通假互用。)
据蔡邕撰《汉司空秉公碑》所云姬姓杨侯置封的特征,可知扬雄《反离骚》自叙族源的四句诗,表达了四个问题:⑴扬雄认为他(亦即杨氏)的先祖是出自周人,与周同为姬姓;⑵鼻祖(按:指杨氏的氏前祖唐叔虞)始受封地在“汾隅”,即今山西省的汾水旁;⑶“晋唐叔之后(支子)”伯侨于世纪末叶成为西周始封的杨国国君杨侯;⑷扬雄认伯侨为他那支杨氏的始祖。
那么,西周杨侯国国君伯侨是晋唐叔的子呢,孙呢,还是第几代裔孙?
原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上海历史研究所所长杨宽编著的《西周史》(2003年4月出版)载;“西周初期对姬姓诸侯的分封,沿汾水河两岸有七国:耿、韩、郇、贾、晋、杨、霍。杨国在洪洞东南。”
据新编制的《中国历史年表》,中国的西周时代,是指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克商创建周朝起至公元前771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前这段时间,共276年。西周初期是主指周武王、成王、康王、昭王四位周王在位即公元前1046年至公元前977年这段时间。
因周武王第三子叔虞于周成王二年(前1041年)封于唐(见王晖《古文字与商周史新证》),可知西周初期“晋唐叔之后(支子)”受封杨侯的时间——“末叶”,是在临近公元前1000年世纪之交前的某一年。据《太平御览》,周康王即位之年(前1021)三十一岁(按:据此,可推知其父周成王是前1066年之前出生之人),公元前996年卒,是西周初期四位周王中唯一一位在位时间处世纪交替的周天子。即是周康王在世纪“末叶”封“晋唐叔之后(支子)”为杨侯。论年龄、资历,“晋唐叔之后”能于世纪“末叶”被康王封为杨侯且食唐虞之地(晋之扬)者,唯有晋唐叔的“子”这一辈人。“唐叔虞少子公明,康王封于贾”就是例证。
又:1950年在陕西华阴县出土讳泰字保元《魏故朔州刺史华阴伯杨君墓志铭》(注;公元517年五月薨,春秋五十有四。)云;“长源浩浩,远书攸攸。起自唐叔,发系隆周。伯侨分晋(按:指另有封地而从晋唐叔封地迁出来,不是伯侨有权瓜分晋国。),是曰杨侯。”[按:文中的“伯侨”是唐叔虞之子(详见后述),非晋武公子伯侨。宋朝之前的史籍只见“晋武公子伯侨”的子、孙、曾孙的族氏名为“羊舌氏”,而未见“晋武公子伯侨封杨侯”的记载。]
文学史上的“初唐四杰”之一杨炯(公元650年生,年五十卒)作《杨去溢墓志铭》云:“叔虞建国,天锡之唐,伯侨受氏,食采于杨。……”
今贵州遵义所传《杨氏族谱》载有播州杨氏开基祖杨端于唐乾符三年(876)撰序一篇,序曰:“始祖讳天永,字子云,唐叔虞之子伯侨公之后。奇术恬谈,自别一族至伯起公,文学名世,道承孔孟。”
再者,《余姚云楼杨氏宗谱》序云:“唐叔虞之子伯侨,周天子封为杨侯,因姓杨氏。”
据上引证,西汉扬雄辞赋《反离骚》自叙其族源之“伯侨”,是唐叔虞庶出之子,是西周时杨国国君,是源自姬姓的杨氏肇姓之祖。
二、唐叔虞庶子姬杼字伯侨是源自姬姓的杨氏肇姓之祖
梅州《杨氏族谱》记:唐叔虞次子杼(按:应是庶出长子,下同。),周康王六年戊辰(按:干支“戊辰”有误,康王六年干支为“丙寅”。下同。)始封宠锡杨侯,食采于杨国,始以杨为氏(姓)。
又:北宋进士、历官至工部侍郎兼侍讲、龙图阁直学士杨时(1053—1135年在世)所撰《庐陵大同谱序》云:“唐叔虞子杼公,周康王六年戊辰受封为杨侯大夫,食采于杨,子孙以邑为氏,是杼公为杨氏受姓之始祖也。”(注:录自杨布生著《杨姓史话·序》)
江西泰和,广东梅县、丰顺、潮州、普宁,福建将乐蛟湖、里吴村、长汀、上杭、平和县,湖南城步、望城卯田、郴州、湛溪,四川郫县,重庆市百节、江津马宗,湖北蕲春,河南罗山,江苏省凤城,贵州安顺、毕节,云南绥江和海南等地老版《杨氏族谱》,都以唐叔虞子姬杼为杨氏肇姓之祖。
然有一些学者、宗人以“在历史资料中找不到有关杨杼这个人物的任何记载”和梅州《杨氏族谱》所记“杨杼及其夫人生卒年月日时”、“杨杼及其子孙葬地的地名‘弘农’‘武昌’”、“用八卦名来形容坟墓的朝向”均超前[附录:一学者撰文,言“干支纪年”始于西汉王莽时期;“地支记时”始于东汉时期;“弘农”二字是西汉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设立弘农县时才出现;“武昌”这个地名是三国时期孙权于魏黄初二年(221年)将鄂改名为武昌。“用八卦名形容坟墓的朝向”是宋以后才出现的。即梅州《杨氏族谱》的上述记载比实际出现早了880年以上]为由,结论“杨杼是个假人物”。
我认为,这是机械片面的本末倒置的历史观点。
第一,杨杼这个人物在宋朝之前的史籍未见记载不足为奇。
我国姓氏族谱产生的年代久远。早在3000多年前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中,就记有“兜”十一世的家谱(见《甲骨档案》“库”字1506号)。周王朝为防止宗族昭穆错乱,确保宗法制度的实行,王室与各诸侯国均有官员史佚掌管谱系。作为西周初的诸侯国杨国肯定有其谱牒!
由于代远年湮和战乱亡国,尤其是公元前213年秦始皇“烧秦记以外列国史籍”,我国先秦时期的史籍佚没严重,致使“公侯子孙,失其本系”。如西周初分封的53个姬姓侯国,目前在正史、方志中有记载其首任国君名的还不到一半,连周武王儿子分别受封为应国侯(封地在今河南平顶山市西郊滍阳镇。一说为周武王之弟的封国)、韩国侯(封地在今山西河津东北)也失其名。因此,西周初首封为杨国侯的周武王孙子姬杼在史籍不见记载就不足为奇了。
第二,家(族)谱本身就是历史资料,记载“杨杼为杨氏始祖”的族谱必有所本。
家(族)谱,“它与方志、正史构成了中华民族历史大厦的三大支柱,是我国珍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正史记一国之大事;方志记一方之要事;家谱是记载家族起源、迁移分布、历代系统、人物、墓地等的历史资料。史、志不可能把我国每一个姓氏(注:2006年出版的《中国姓氏大辞典》云:已收集到二万三千个姓氏。)始祖、历代系统人物及迁移情况都载入史册。清著名学者章学诚(1738—1810年在世)撰《文史通义》书中云:谱、志可“补史之阙(缺),参史之错,详史之略,续史之无。”
据梁朝(502—557年)人刘孝标注《世说新语》,战国末秦将杨朗就撰有《杨氏谱》;又西汉杨雄(公元前53年—公元18年在世)曾撰有《杨氏家牒》;唐初魏征(580—643年)、颜师古等撰写的《隋书·经籍志·谱系篇》中,就载有《杨氏血脉谱》二卷、《杨氏家谱状并墓记》一卷、《杨氏谱》一卷、《杨氏枝分谱》一卷。广东梅州、四川郫县等众多地方《杨氏族谱》记载的“唐叔虞子杼,周康王六年始封宠锡杨侯,食采于杨国,始以杨为姓(氏)。”能与出土《汉司空秉公碑》“晋唐叔之后,末叶以支子食邑于杨,因氏焉。”所云的受封对象及世次辈份、封侯时间与地点相吻合;所载的周宣王十九年(前809)敕命儿子讳涧(名尚父)为杨侯能与2003年1月出土的《四十二年逨鼎乙》铭文“余肇建尚父侯于杨”大致吻合;所载的“二十二世定悼公袭侯爵,后遭强晋所害,难中仅公孙氏与子文实公逃出。”能与班固所撰《前汉书·杨雄传》中“会晋六卿争权,……当是时,逼杨侯,杨侯逃于楚巫山……”主要事项吻合,可见上述诸谱必有所本!
第三,唐叔虞庶子姬杼与西汉扬雄辞赋《反离骚》自述其族源之“伯侨”是同一人。
宋朝之前的史籍没见“杨杼”资料是许多地方的杨氏后人在记述祖源时只用“字名(伯侨)”没用“本名(杨杼)”的缘故。
关于源自姬姓的杨氏肇姓之祖,汉杨雄自认“伯侨”为始祖。其裔孙播州杨氏开基祖杨端唐乾符三年(876)撰的《杨氏族谱》谱序亦云伯侨公为唐叔虞之子。又,《余姚云楼杨氏宗谱》亦记:“唐叔虞之子伯侨,周天子封为杨侯,因姓杨氏”。而江西泰和、广东梅州等地《杨氏族谱》则记:“唐叔虞子姬杼,周康王六年始封宠锡杨侯,食采于杨国,始以杨为氏(姓)。”这两句话的共同要点是:周天子封唐叔虞之子为杨侯,因姓杨氏;异处是:唐叔虞之子的名字,东方的余姚云楼用“伯侨”,而南方的江西泰和、广东梅州、湖南卯田与西方的四川郫县、重庆巴南、中原河南罗山等地用“姬杼”。因西周初周康王置封在汾河沿岸的姬姓杨国唯有一个,在同一王制下,绝无唐叔虞两个儿子同时被封在同地(杨国)为杨侯。故可断:“伯侨”与“姬杼”当为同一人,“杼”是本名,“伯侨”是字名。记述之所以有异,那是不同地方的杨氏后人在记述祖源时,有的用“本名”、有的用“字名”的缘故。也就是说,唐叔虞庶子姬杼字伯侨是源自姬姓的杨氏肇姓之祖。
第四,民国及之前撰的梅州《杨氏族谱》没有“杨杼及其夫人的生卒年月日时”和“杨杼及其子孙(前二十二世)葬地”的资料,某学者言梅州谱上述记载“超前”的依据失实!
诚然,始修于北宋绍兴三年(1133)的梅州《杨氏族谱》(注:杨廷税于该年三月撰《杨氏谱序》)与他谱一样,难免有一些讹漏。如:谱记“唐叔虞次子杼始封宠锡杨侯,食采于杨国”一句中的“食采”不合西周礼制[说明:先秦时期诸侯国的国土是周王封(赐)给的。侯国国君是该国最高统治者,是完全占有其国而不是“食采”。诸侯国君配给国内的卿、大夫的土地方称“食采”。据唐代杨炯作《杨去溢墓志铭》(内云:“……伯侨受氏,食采于杨。”)和明凌迪知撰《万姓通谱》(内云:唐叔虞子良,食采于解,……”),可知古代学者对礼制“食采”的含义都不甚明确。因此,对梅州谱记杨侯“食采”于杨国,不该责怪!];对一些地名古今不一没有标注清楚;有个别人物职官的名称与旧制不相符等。现能见到的明、清、民国时期编撰的梅州《杨氏族谱》中第一至二十二世的人物,多世有记“若干寿”,然没有“杨杼及其夫人的生卒年月日时”和“杨杼及其子孙(前二十二世)葬地”的资料。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有一宗人学者参照《我国历代纪年表》(附注:我国于1949年始用公元纪年,之后出版的《我国历代纪年表》等将“公元”、“干支”运用到西周,甚至更早。如:“西周共和时间”明载为公元前841年,该年干支为“庚申”。)对杨杼及其夫人、子孙的生辰时间,用“干支纪年”、“地支记时”进行记载,还增补了“杨杼及其子孙共约20多世的葬地、坟向”等资料。不论其用意如何,其结果是画蛇添足,授人以柄!某学者把这位宗人新修编的族谱当作梅州《杨氏族谱》,显然是张冠李戴!可见其《杨肸是杨氏受姓始祖》一文中,言梅州《杨氏族谱》记“杨杼及其夫人的生卒年月日时”和“杨杼及其子孙(前二十二世)葬地的地名”的资料“超前”的依据失实。其据失实的依据作出的结论“杨杼是个假人物”,不值得采信!
另外,有人据明凌迪知撰《万姓统谱》“唐叔虞子良,食采于解,……”的记载,确认“良”为唐叔虞之子。然对《万姓统谱》成书前300多年已传于世的梅州等地《杨氏族谱》、北宋杨时撰《庐陵大同谱序》所记的“唐叔虞子杼”,不予以承认,是有失公正、公允的。
基于上述,姬杼为唐叔虞庶出长子,为杨氏肇姓之祖,应予以确认。
三、周宣王子尚父续奠杨侯,是弘农华阴杨氏的血缘始祖。
1、司马迁(前145至前90年在世)撰《史记·货殖列传》云:“杨与平阳,西贾(注:“贾”指作买卖)秦、翟,北贾种、代:种、代石北也。地边胡,数被寇(侵略);……中国(指周王朝)委(确实)输(败)时有奇(特殊的)羡(多余,指败而放弃)。”
2、南朝范晔(389—445年)撰《后汉书·西羌传》云:“厉王无道,戎狄寇掠。”
3、2003年1月19日在陕西眉县出土的《四十二年逨鼎乙》内壁铭文记:“……余(指周宣王)肇建(谋划)长(按:“长”、“尚”古可通用)父侯于杨。余令(命)女(汝,指吴逨)奠长父。休。女(汝)克奠于厥师。女唯克井乃先且(祖)考,兵(闢)玁狁,出,捷于井阿,于历?……搏戎,乃即宕伐于弓谷,汝执讯获馘……朕亲令赐女(汝)……”[此段铭文意为:……周宣王谋划封其子尚父于杨地为杨侯。命令吴逨(为军师)佐尚父征战,将尚父安置在杨国都城。你要效仿你的先辈,攻打玁狁,你出兵,初捷于井阿……乘胜追击,在弓谷彻底打败了犬戎,……你勤勉于征伐之事,完成了奠尚父于杨地的任务。朕亲自赐给你……]。
据上述,可推断:唐叔虞庶子姬杼字伯侨于西周初受封在洪洞的古杨国,是边境小国,数被寇。在周厉王薨于彘之年(即前828年)因犬戎乘虚侵占而沦亡。周宣王封长(尚)父和吴逨奠长父“侯于杨”之事,时间应是在《四十二年逨鼎乙》铸成(前786年5月)之前的某年。据宣王从中原反击犬戎的时间、方向、路线[《西周史·大事年表》记:宣王六年伐西戎,伐淮夷、伐徐方;十二年伐玁狁,在洛阳获大胜;十五年(收回卫地),立姬和为卫(都朝歌,在今河南淇县)侯;……],结合“宣王中兴”局面形成后于二十二年(前806年)封其细弟姬友为郑侯时,王畿(又称“甸服”)境外没有新的“侯服”、“绥服”之地可用于分封新的王室成员,只好从“甸服”之中划出棫林(今陕西华县北)这块面积很小的地方分封给王弟姬友的实际,以及宣王三十九年(前789)伐羌戎战于千亩王师败绩败退到临汾,尚父的洪洞杨国因无力坚守被迫放弃而沦亡的历史(详见后述),推吴逨奠长父“侯于杨”的时间,(结合老谱之记)约是宣王十九年(前809)。
应该指出的是:1993年在山西省的天马——曲村晋国公室M63号墓里出土的铸有相同九字铭文“杨姞作羞醴壶永宝用”一对青铜圆壶,有学者认定其是杨国嫁女给晋侯邦父时的一件嫁妆。且以“国君的女子嫁出国,该国就以其母国的国名和姓相连称之。”为由,推断:“‘杨姞’是杨国的女儿,‘姞’是杨国国君的姓。晋国是姬姓,若杨姞是姬姓她就不可能同晋国国君结婚的。”;“长父是姬姓杨国的始封君,它是建立在姬姓杨国的地盘上的。姞姓杨国是一古国,在周室王封长父侯于杨,建立姬姓杨国之时,姞姓杨国当然是已经被灭亡了。”
然有学者对上述说法有异议,认为晋公室M63号墓主不是杨姞,杨国非姞姓之国。理由有三:一是《史记·晋世家》记:晋穆侯费生(即邦父)四年(前808)娶齐姜为夫人,七年(前805)生太子仇,十年(前802)生少子成师。史籍未见“晋穆侯娶杨姞为夫人”的记载;M63号墓没发现墓主身份的更确凿证据,仅凭“杨姞壶”这一生活器具就断定墓主人是“姬姓杨国女”,证据尚乏力。至于杨姞壶的来历,不妨假设为赠送或掠夺。二是传世的史籍未见有“姞姓杨国”的记载。三是我国先秦时期女子称谓类型比较复杂,不能以一个模式推断。例如:帝喾元妃姜嫄,《史记·周本纪》、《康熙字典》都记其为有邰氏女,若以“杨姞是姞姓杨国国君的女儿”模式相推,则“姜嫄”为嫄姓姜国女。这与姜嫄之父国“姬姓邰国”不符。又如:晋国君重耳之女赵姬,若以“杨姞是姞姓杨国国君的女儿”模式相推,则“赵姬”为姬姓赵国女。这岂不是笑话?再如:晋国羊舌肸之生母叔姬,能说她是“姬姓叔国人”吗?她嫁给了姬姓的羊舌职,那么,叔姬的“姬”是她的“名”还是“姓”。同理,杨姞的“姞”是“名”还是“姓”?可见,仅据出土一对“杨姞壶”就就确认有“姞姓杨国”、“杨姞是姞姓杨国国君的女儿”结论欠妥!
如前所述,唐叔虞庶字姬杼字伯侨是西周初始封的杨侯国国君,受封地在“汾隅”(注:古城在今山西洪洞东南范村东)。1980年在陕西长安县出土的周厉王时期多友铸造的铜器圆鼎(注:考古学家将其称为“多友鼎”)铭文:“……癸未,戎伐?(郇),衣孚,多友西追。甲申之辰……乃辄追,至于杨冢,公车斩首百又十又五人,……[大意为:癸未这天,犬戎又攻击了郇邑,俘虏了百姓。周王命武公派遣多友率军追击,自次日甲申早晨起,十几天内,在漆地、龚地、世地各打了一仗,多友夺回被俘的百姓和财物,还有斩获。最后一仗是追至杨姓人的墓葬地,多友所属军队又斩敌首115人……]”,亦佐证了周厉王时期已有杨姓人(杨氏)的诸侯国。又:据《四十二年逨鼎乙》铭文,吴逨奠长父“侯于杨”时征伐的对象是犬戎(即玁狁),而非姞姓杨国,可知西周初始封的杨侯国在长父“侯于杨”之前已被犬戎侵占。所谓“尚父的姬姓杨国是建立在姞姓杨国的地盘上的。”说法于史无据。我国商、周时期有否姞姓杨国存在?若有,其封地在何处?与洪洞古杨国是否同地?这些历史问题需考古学家们严密论证,并经国家权威部门确认!否则,只能说是学术上的一种见解。
尚父的洪洞杨国国运如何?请看下列史籍之记:
4、《史记·周本纪》、《国语·周语·虢文公论籍礼》记:“(宣王)三十九年,战于千亩(在今山西介休东南十五里,南距洪洞古杨国约200里),王师败绩于羌氏之戎。”
5、唐集贤学士官至秘书监贺知章(659—744)撰杨执一《大唐故金紫光禄大夫行鄜州刺史赠户部尚书上柱国河东忠公杨府君墓志铭并序》[注:杨执一为唐武则天宰相杨执柔之弟,于开元十四年(726)正月十二日卒,享寿六十五。]云:“於铄杨侯,周宣之子,避居西岳,远迹商址。大尉台汉,德王佐隋,……”
6、《后汉书·西羌传》云:“……(战千亩)王师败绩;后二年(按:历史学家郭伟先生考证认为:“后二年”当为“后五年”传抄之误),晋人败北戎于汾隰,戎人灭羌侯之邑。”
7、《史记·赵世家》“幽王元年(前781),叔带始建赵氏(今洪洞北之赵城)于晋国。”
据上述,可知尚父受封在洪洞的古杨国,于宣王三十九年(前789)伐羌戎战于千亩,败绩败退时因无力坚守被迫放弃而沦亡。尚父遂携家眷等避居王畿境西岳华山之西(今陕西华阴,西北与当时的郑国毗邻。有一说尚父避居华山南之商)。而沦陷的尚父洪洞古杨国约于公元前784年被晋国收踞。至幽王元年,晋国北疆已扩至洪洞北约57里之赵城(今洪洞县赵城镇)了。
8、北宋参知政事陈彭年(961—1017年在世)于1008年奉诏撰《广韵》记:“杨,……姓。出弘农、天水两望。本自周宣王子尚父。幽王(时)邑诸杨,号曰杨侯,后并于晋,因为氏也。”
9、南宋郑樵(1103—1162年在世)撰《通志》记:“周宣王子尚父,幽王时封为杨侯。”
据上两史书可知,幽王(前782年宣王卒后继位)复封王弟尚父于华山之西为杨侯。
10、南宋初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辨证》记:“周宣王少子尚父封为杨侯,其地平阳杨氏县,即江之河东杨氏县也(按:此句把尚父的古杨国与叔向的平阳杨氏误为同地有误。尚父杨侯的封地在原洪洞古杨国,位于汾水河西东走向支流涝河北;而平阳杨氏位于涝河之南。)。幽王犬戎之难,杨侯失国[按:此句太笼统。尚父的洪洞杨国于宣王三十九年失国,尚父等避居华山西(一说在华山南之商)。到了幽王初年,幽王复封王弟尚父于华山西为杨侯,邑诸杨。前771年“幽王犬戎之难”遭蹂躏的地域在今陕西西安至骊山一带,与华山西之杨侯国中间还隔着一个基本上没受战乱影响的郑国。此时杨侯并未失国。华山西之杨国是在平王东迁时随迁到洛邑东的。]。及平王东迁,实依晋、郑以赐晋武公[按:《国语·周语》记:“我周之东迁,晋、郑为依。”《八闽三杨汇谱》和《通谱》所转载的《古今姓氏书辨证》则记:“平王东迁,实依晋郑,以赐武公。”若原文是“以赐晋武公。”,则在“晋武”两字中间缺少一标点“、”号,应是“以赐晋、武公”。因史称的“晋武公”尚未出生。邓名世此句所云的“武公”,是指平王东迁时以大军护送、后担任司徒一职的郑武公。],是并有杨国[按:平王东迁时,郑掘突实施郑国举国(由今陕西华县)东迁洛邑东荥阳计划。平王把尚父子之杨侯国也一并迁到东都洛邑附近偃师(有一说为宜阳县西)。原华山西杨国之地被周王作为祊田赐予郑,故云“是并有杨国”]。
11、唐朝太常博士林宝撰《元和姓纂》记:“一云,周宣王曾孙封杨侯,为晋所灭,其后为氏焉。或曰:周景王之后”(按:意为周景王之后的周王复封尚父的裔孙为杨侯。非杨氏为“周景王之后”。)。
12、《左传·僖公十一年(前649)》经文记:“夏,扬、拒、泉、皋、伊、洛之戎同伐京师,入王城,焚东门,王子带召之也。秦、晋伐戎救周。”[按:当代著名学者杨伯峻撰《春秋左传注·修订本》第338面记:扬、拒、泉、皋四戎邑,“扬”即昭公二十二年(前520)‘刘子奔扬’之“扬”,今去河南省偃师不远。”]。
13、南宋罗泌《路史》记:“杨侯曾孙失国”(按:以时考之,此“曾孙”疑为杨侯曾孙之孙。)。
据10至13之记,结合《周本纪》、《晋世家》相关事件的记载,可知:平王东迁时,尚父之子位于西岳华山西的杨国始迁至洛阳东偃师附近,或为郑国的附属国。到了周桓王年间,桓王复封宣王曾孙为杨侯[按:至周桓王八年(前712),周、郑积怨深,矛盾激化,桓王收回先皇划给郑国或被其占领的刘(今偃师南)、为(今孟津东北)、邗(今沁阳西北)鄢(今鄢陵县古鄢城)等畿内之地,调换了黄河以北卫、晋两国势力范围原属苏岔生的12个邑给郑国。“换地”与“复封杨侯”,是桓王削郑壮周的综合举措!)]。迨至周襄王三年(前649)夏,偃师附近杨国侯,因支持周惠王“立王子带(注:为襄王后母惠后之子)为王”的遗愿,应王子带之召,伐京师,入王城,焚东门,遂在秦穆公、晋惠公伐戎救周时为晋国所灭。原偃师杨国归入王畿为周邑。迨至周景王之后的周敬王十八年(前502),尚父裔孙因协助周单成公、刘子等平定周景王庶子朝两次作乱有功,累功于前502年被赐封为杨侯,治所在王畿境洛邑东偃师杨邑。后,其裔孙袭侯爵。
14、东汉班固撰《前汉书·扬雄传》云:“扬雄,字子云,成都人也。……周衰而扬氏或称侯,号杨侯(按:周敬王因庶弟朝争位两次作乱致无法归洛阳主周政,故称“周衰”。“杨氏或称侯”结合后文的“逼杨侯”推是指周敬王十八年复封尚父的一位裔孙为杨侯。)。会晋六卿争权,韩、魏、赵兴而范、中行、知伯弊,当是时,逼杨侯,杨侯逃于楚巫山(唐颜师古注:楚巫山在荆州西南。又:《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记:……唯巫山群山在襄阳西南。),因家焉。……”
据此,前453年赵、韩、魏共杀知伯时,偃师杨国仍在。推晋卿灭杨国的时间约在周威烈王六年(前420)[按:因赵、韩、魏势力强大,晋已反朝赵、韩、魏,独有绛、曲沃两地,余皆入赵、韩、魏。灭杨侯国可使洛邑王城东的晋地连成一片]。杨侯幸存的家眷逃于楚巫山避难,……至战国末,名章者出,始封将军。
15、1950年于河南洛阳出土唐元和丁酉(817年)八月壬申(十五日)唐朝散大夫守太子右庶子武骑尉吴兴钱徽为杨宁撰的《唐故朝议大夫守国子祭酒致仕上骑都尉赐紫金鱼袋赠右散骑常侍杨府君墓志铭并序》(注:杨宁卒于元和丁酉四月廿六日。)云:“公讳宁,字庶玄,弘农华阴人也。本盖姬姓,周宣王之子尚父,邑诸杨,得氏于后。至汉赤泉侯喜,安平侯敞,征君宝继家华,下为关西令族焉。……”。
据上述古杨国的简史和《秉公碑》、《赐公碑》、唐朝杨执一、杨宁两人的《墓志铭并序》及北宋参知政事陈彭年撰《广韵》的记载(注:主要内容见前述),我国西周康王朝就置封有唐叔虞庶子姬杼字伯侨的姬姓杨侯国,古杨城在今山西洪洞东南。周宣王子尚父是续奠杨侯。弘农华阴杨氏是唐叔虞庶子姬杼杨侯的裔孙。而周宣王子尚父则是弘农华阴杨氏的血缘始祖。
四、“晋武公子伯侨封杨侯,为杨氏受姓之祖”是不根之论
(一)《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云之晋武公子伯侨是“羊舌大夫”。
晋国的“羊舌大夫”,名见《国语·晋语》。晋献公太子申生曰:“吾闻之羊舌大夫曰:‘事君以敬,事父以孝’。”上海学者杨年建著《杨氏命脉回溯》记:“据考,时在晋献公十二年(前665)的冬祭日”。这就证明:公元前665年,晋国已有羊舌大夫了。《左传·闵公二年》记:十六年(前661),晋献公派太子申生领军伐东山皋落氏而以“羊舌大夫为尉”。《左传》作者没说明这位为“尉”的羊舌大夫是谁。过了约九百年后的西晋时人杜预(公元222—284年)作注也只云:“羊舌大夫,叔向祖父也。”然据《史记·晋世家》,晋武公之祖父成师生于晋穆侯十年[前802年,有一说云成师生于宣王三十六年(792)],以每代差30年计,则晋武公约生于公元前742年,晋武公庶子伯侨约生于公元前712年,伯侨之子文约生于公元前682年,文之子突约生于公元前652年(按:可见杜预关于”羊舌大夫“的作注有误。)。伯侨之子文公元前665年时约17岁,不可能任羊舌大夫;公元前661年时文年约22岁,难任军帅之下众官之上的高官“军尉”。故断晋献公十六年(前661)伐东山皋落氏为“尉”的羊舌大夫,应是叔向的高祖伯侨,此年他约52岁。[注:晋献公二十一年(前656)骊姬之乱,群公子被杀或出奔,自是晋不设公族大夫。迨至晋成公即位(前606年)晋复置公族。史籍未见伯侨之子文任羊舌大夫的记载。]
据《文物天地》2007年第3期,羊舌村在今山西曲沃县城东北约12公里处。位于滏河河谷南侧。
据《礼记·王制》,诸侯国的大夫比照附庸,食采地“方不过五十里”。故晋献公十六年(前661)为尉的“羊舌大夫”的食采地(以羊舌村为中心)不可能跨至古平阳(故城在今临汾县金殿镇,直线距羊舌村约85里)、古杨氏县[位于汾水河西东走向支流涝河之南(一说治地在今洪洞县西南甘亭镇南之杨曲。《旧唐书·地理志·按》记:叔向的治地在洪洞县南三十里。),治地属古平阳(见杨年建编著《杨氏命脉回溯》),直线距羊舌村约100里。],更不可能食采至古杨国[位于涝河之北,原故城在今洪洞县东南曲亭镇范村东。《山西洪洞大槐树》记:“西周时洪洞为杨侯国。春秋时,洪洞为晋悼公同母弟干的食邑,号曰杨干。”晋平公不可能将父亲赐给杨干(为晋平公胞叔)的食邑转给杨肸。言“叔向食邑古杨国”、“洪洞范村东古杨城为叔向所筑”是误导后人),直线距羊舌村约120里。]和铜鞮(据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铜鞮在今山西沁县南的古城村,直线距羊舌村约400里)。所谓“羊舌为铜鞮、杨氏、平阳三县总称”的说法是没有历史依据的。铜鞮、杨氏、平阳分别是羊舌赤、羊舌肸、羊舌鲋兄弟三人于晋平公年间任晋大夫后的食邑。
(二)“晋武公子伯侨封杨侯,为杨氏受姓之祖”是不根之论。
1、《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及之前的众多史籍,未见“晋武公子伯侨封杨侯,为杨氏受姓之祖”的记载。所谓“晋武公子伯侨封杨侯”之说,是个别学者把公元前679年被周僖王命为晋君的晋武公(按:为平王东迁约三十年时出生)误为春秋初担任司徒一职之郑武公,把春秋时任晋国羊舌大夫的“晋武公子伯侨”误为汉扬雄辞赋《反离骚》自述其族源之西周伯侨而衍生出来的讹论。
2、据《左传》等史籍:羊舌肸的父亲只见称“羊舌职”;肸兄弟的族氏名初都称为 “羊舌氏”。可见肸的父亲及以上的祖辈包括肸的高祖伯侨都不姓杨。
据上述,“晋武公子伯侨封杨侯,为杨氏受姓之祖”是不根之论!
五、“杨肸(或其子杨食我)为弘农杨氏始祖”之说不成立
据《左传》、《国语·晋语》,羊舌肸是晋国的大夫羊舌职的第二子,姬姓,字叔向,又字叔誉。襄公十一年(前562)始仕晋悼公,前559年经司马侯荐任太子彪博,前557年春为晋平公太博。晋平公六年(前552)因弟羊舌虎党于栾盈案,与兄伯华被囚。幸老臣祁奚搭救获释。后官至晋国大夫,食邑平阳杨氏。
“杨肸”之名,始见于《左传·昭公五年(前537)》,是楚国大夫薳启强将叔向即羊舌肸改称为杨肸的。该经文记(注:文中括号内文字是简要注释);晋韩宣子如(往)楚送女,叔向为介(副手)……及(到达)楚,楚子(楚灵王)朝其(召集他的)大夫曰:“晋,吾仇敌也,苟得志焉(意为若能战胜晋国),无恤其他(意为将无所顾恤而行)。今其来者,上卿、上大夫也。若吾以韩起为阍(即砍足使之守门),以羊舌肸为司宫(即割去生殖器使当太监),足以辱晋,吾亦得志矣,可乎?”大夫莫对(没有人回答)。薳启强曰:“可。苟(假如)其(你)有备(准备),何故不可?耻匹夫(普通人)不可无备,况耻国乎?……韩起之下,赵成、中行吴、魏舒、范鞅、知盈;羊舌肸之下,祁午……,皆大家也。韩赋(韩宣子的土地)七邑,皆成县也(每个县可出百辆兵车);羊舌四族,皆强家也。(按:前537年,羊舌虎已被杀10多年了,列不入文中的“羊舌四族,皆强家也”。)晋人若丧韩起、杨肸,五卿、八大夫辅韩须、杨石,……以报其大耻,……其蔑不济矣(晋师将所向无不克)。……”。
这段文字开始称叔向,继称羊舌肸后称杨肸。有人认为:杨肸是由“羊舌”为氏变为以“杨”为氏的人。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叔向子孙逃于华山仙谷,遂居华阴,有杨章者,生苞、朗、款。”之记,叔向的子孙继承以“杨”为氏。故“杨肸是中华杨氏受姓始祖”。
我认为:此说不成立。理由是:
羊舌肸只是晋国的一位大夫,史籍没见其被周王封为杨侯的记载。言其为“中华杨氏受姓始祖”,则与汉杨雄辞赋《反离骚》自述其祖源“灵宗初牒伯侨兮,流于末之杨侯。”无法吻合;与东汉蔡邕(132—192)撰《秉公碑》、《赐公碑》分别所云之杨氏祖源“末叶以支子食邑于杨,因氏焉。”、“姬姓之国有杨侯者,公其后也。”亦无法吻合。因此,杨肸不是中华杨氏受姓始祖。
(二)杨肸(叔向)之子杨食我于晋顷公十二年(前514)六月遭“尽灭其族”。
《左传·昭公三年(前539)》记叔向陪宴时对齐使晏婴说:“肸又无子,公室无度,幸而得死,岂其获祀(祭祀)!”(附注:《东周列国志》记:叔向卒于晋顷公元年即前525年,然未知其本。)
《史记·晋世家》记:“晋顷公十二年(前514),晋之过家祁奚孙、叔向子(食我)相恶于君,六卿欲弱公室,乃遂以法尽灭其族(注:“遂”字义为:顺、成功。“尽”字义为:全、都。),而分其邑为十邑。”
又:汉《名臣奏》载张衡(78-128年)说云:“晋大夫食采于扬,为扬氏,食我有罪而扬氏灭。”
据上述,杨食我于前514年被杀时,年龄最多不足二十五岁。在六卿蓄谋“尽灭其族”时,杨食我即使有妻、子和同胞兄弟,均在诛杀之列。连其伯父羊舌赤之食邑铜鞮、叔父羊舌鲋之食邑平阳,也与杨肸的食邑平阳杨氏一起被剥夺。《左传》没有“叔向子孙逃出”的记载。即杨肸已无后裔传世了。
(三)《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记“逃于华山仙谷”的“叔向子孙”是指“季夙及其子道。”
1、羊舌季夙是羊舌职的第五子,为叔向之弟。
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辨证》记:“职五子:赤字伯华、肸字叔向、鲋字叔鱼、虎字叔虎、季夙氏字叔罴。”
今人周郢《羊姓史话·羊舌支裔的姓氏》中转载《世本·季夙氏》中记:“叔向之弟有季夙。”、“羊舌支裔有季夙氏”。
又:《左传·襄公二十一年(前552)》载:“宣子杀箕遗、黄渊、嘉父、司空靖、邴豫、董叔、邴师、申书、羊舌虎、叔罴,囚伯华、叔向、籍偃。”(按:西晋杜预《春秋左氏经传集解》在此句下注曰:“十子皆晋大夫,栾盈之党也。”)
据上述,羊舌虎字叔虎、羊舌季夙字叔罴分别是羊舌职的第四、第五子。羊舌季夙后改称“季夙氏”(何因不明)。因羊舌虎、羊舌季夙是栾盈之党,于晋平公六年(前552)乱晋事件同被杀。若杜预作注有误即羊舌季夙不在诛杀之列,则季夙及其子的族氏号应是“季夙氏”,而非“杨氏”。
2、《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逃于华山仙谷”的“叔向子孙”是指“季夙及其子道。”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职五子:赤、肸、鲋、虎、季夙。赤字伯华,为铜鞮大夫,生子容;肸字叔向,亦曰叔誉;鲋字叔鱼;虎字叔罴,号羊舌四族。叔向晋太傅,食邑杨氏,其地平阳杨氏是也。叔向生伯石,字食我,号曰杨石,党于祁盈,盈得罪于晋,并灭羊舌氏。叔向子孙逃于华山仙谷,遂居华阴,有杨章者,生苞、朗、款。”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是曾任北宋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的欧阳修与宋祁、吕夏卿等合撰于1060年完成并经宋仁宗钦定的史书。《宋史》吕夏卿本传称:“学长于史,又通谱学,创为世系诸表,于《新唐书》最有功者。”北宋进士杨绘字元素(1032—1116年)与新昌房之杨偕(注:为杨峄之子。按:曾有人把其误为1049年九月十三日卒的翰林侍读学士杨偕。)于嘉祐戊戌(1058年)同请吕夏卿撰《杨氏大宗谱》。丁未岁(1067)夏卿以静恭谱(止于唐杨隐朝)归元素,以新昌谱(止于唐杨太清)送偕。后,杨绘作静恭谱续之,杨偕作新昌谱续之。”杨绘撰《杨氏血脉图序》记:“羊舌职为晋大夫。职生四子,第二子肸,字叔向,……叔向子孙有逃于华阴仙谷中,因姓杨氏。……凡华阴杨氏,皆其苗裔也。”杨偕作的《杨氏新昌谱后序》云:“职生四子:长子曰赤,字伯华;次曰肸,字叔向;次曰鲋,字叔鱼;次曰虎,字叔熊,号羊舌四族。……叔向之子孙曰季夙曰道,逃居华阴山仙谷,遂为华阴杨氏。道生忠,忠生业,业生赞,赞生祺,为周敬王大夫。祺生羡,羡生惠,为秦潼关尉。惠生元,为左庶长。元生温,为温州牧。温生志,志生章,父子相继仕秦。章生三子:曰苞、曰朗、曰款。”
由上述可知:吕夏卿撰的《杨氏大宗谱》把羊舌职的第五子季夙记为杨肸之子,食我之弟。杨道为季夙之子。也就是说,《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编撰者欧阳修、吕夏卿等片面理解了昭公五年(前537)楚国大夫薳启强所云的“羊舌四族”,改“职五子”为“职生四子”。所记“逃于华山仙谷”的“叔向子孙”是指季夙及其子道。编撰者变叔向之弟季夙为叔向之子、变季夙氏为杨氏,犯了撰史修谱的大忌!该史书此述显然是在蒙蔽世人!“食我有罪而杨氏灭”,何来“杨肸的子孙继承以‘杨’为氏”?
再者,吕夏卿撰的《杨氏大宗谱》中“道”至“章”的世系难于令人信服。一是代差不符规律:“道”至“章”历十一代,《八闽三杨汇谱》注“道”是祁盈之祸逃难时的遗腹子,可推知其生于公元前514年冬;而据汉高祖公元前206年征(杨)硕拜太吏,因年老辞职之记,推硕约为公元前280年出生之人;硕之祖父杨章约为公元前343年出生之人;则“道”至“章”的平均代差为(前514—前343)÷(11-1)≈17.1年;与代差规律下限值25年差距较大。二是“道”及其几代裔孙所任的官职不可信:《杨氏大宗谱》、《漳州谱》、《花园谱》、《锡山杨氏谱》等记:道为周景王(前544—前520年在位)大司马,忠为周景王太傅,业为周敬王(前519—前476年在位)太傅,赞为周敬王大夫,祺为周元王(前475—前468年在位)司马(注:《杨氏大宗谱》记祺为周敬王大夫)。然依道生于前514年推算,道及其裔孙五代人的生活年代与所记周王的在位年都搭不上边。又:“道”至“祺”五代既然都为周王朝的高官,为何还隐居华山?他们有条件成为周朝的高官吗?可见,吕夏卿撰《杨氏大宗谱》所记“道”至“章”的世系是不可信的!
据上述:“杨肸(或其子杨食我)为杨氏受姓始祖”是依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叔向子孙逃于华山仙谷,遂居华阴。”这一蒙蔽世人的记述延伸出来的讹论,与之前史料记载的“弘农华阴杨氏祖源”相悖。肯定不能成立!
需要指出的是:《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记“叔向子孙逃于华山仙谷,遂居华阴。” 是源自连自已高祖(杨宁)都不知道的杨岩首创《杨氏家谱谱序》。
吕夏卿1067年《致杨绘书》云:“夏卿备员京师,得见三馆及公侯之家所藏书,然谱牒淆乱,十无一二。欧阳公刊修唐史,夏卿旧出门下,又为官属,……颛命纂《唐宗室世系表》。方其时,速于成书,不暇遍访旧族……杨氏旧无正谱……”。
对《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资料来源,古代学者早有评论。宋代洪迈《容斋随笔》卷六云:“皆承用逐家谱牒。”清代赵绍祖《新旧唐书互证》卷云:“祗取诸家谱系杂抄之。”
欧阳修,为杨大雅女婿。大雅(965—1033年在世)原名侃,为静恭房祖杨宁裔孙(单线世系为:宁—虞卿—堪—承休—岩—郾—蠙—大雅)。大雅于至道元年(995年)十二月作《杨氏族谱序》一篇。据该《谱序》,杨承休于唐朝末(904年)以刑部侍郎佐给事中郑祁持册使吴越(今浙江钱塘),册封钱镠为吴越王,子杨岩年十六随父往,因战乱,道阻不能北归而居家钱塘。岩过江74年(附注:仕至吴越丞相),“渺然尺书不至”。公元977年吴越降归宋,时杨岩已髦矣,为归宋后见诸院弟侄时能“出家谱以示宗派昭然”,岩“不遗逾月之算,以遂创首之志(即杨氏家谱)”。岩归宋(977年五月)中途,以家谱一卷授次子郾。后,郾复以授孙侃,且命续之。岩所撰家谱,“其首曰五代祖隐朝记录未详,……盖唐末流离编续失次也。”
杨大雅续修《家谱》作《杨氏族谱序》记:“杨氏本姬姓也,其一族从扌旁之扬,周之支子封于扬,号扬侯,后为晋所灭,散于四方,……汉扬子云,盖其苗裔也。其一族从木旁之杨,晋文公族,为晋大夫,号羊舌大夫,至肸,字叔向,食邑平阳杨氏县。叔向之子杨食我,名石,始以邑为氏,《左传·昭公二十八年》书晋杀杨食我,是其证焉。食我因助祁盈党,为晋所灭,子孙逃遁华阴山谷,战国时章始出,故凡华阴杨氏,皆祖章也。……”。
《杨侃家谱》今不得见,然欧阳修于公元1035年为其岳父杨大雅作《宋谏议大夫杨公墓志铭》云:“府君杭州钱塘人,其谱曰:汉太尉震之后,世出弘农,其后微远,不能谱录。府君之九代祖隐朝,始复得次序,曰隐朝生燕客,燕客生堪,而犹为弘农人。……”从上《墓志铭》文可知:杨岩首创、大雅续修的家谱,以“燕客生堪”,漏缺“杨宁”、“虞卿”二代。杨岩连自己的高祖宁(虞卿之父)都不知道,焉知有《杨宁墓志铭并序》及其记载的“弘农华阴杨氏为尚父的裔孙”?杨岩首创、大雅续修之《杨氏族谱序》所记本支祖源“华阴杨氏为叔向后裔”与他们的先祖《杨宁墓志铭并序》记载的祖源相悖,其误无疑!
欧阳修等合撰《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註:1975年中华书局印刷发行的《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不是原著,而是校点本。)时,而将其岳父杨大雅续修家谱作《杨氏族谱序》中“叔向之子杨食我,……子孙逃遁华阴山谷,战国时章始出,故凡华阴杨氏,皆祖章也。”这一错谬的“华阴杨氏祖源”内容载入了国史。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面世时,正值民间兴修家谱之风,因其被钦定为国家正史,信者众,影响广,特别是编撰《新唐书》“最有功”的吕夏卿于《新唐书》面世后依杨绘、杨偕之前请撰的《杨氏大宗谱》,把“(叔向)子孙有逃于华阴仙谷中。至战国时名章者始见于世,凡华阴杨氏,皆其苗裔也。”载入该谱。杨绘、杨偕接到《杨氏大宗谱》后又分别撰静恭谱、新昌谱续之,把《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记之“华阴杨氏祖源”内容载入支谱。随后北宋的杨栋、杨焕、清代杨椿、杨旭斋等也采用《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述。经上述名臣的传播,致部分地方《杨氏族谱》记“晋武公子伯侨封杨侯,以邑为氏,为弘农杨氏受姓之祖”、“弘农(华阴)杨氏为叔向苗(后)裔”、“杨肸(或“食我”)为弘农杨氏始祖”。时至今日,《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关于“华阴杨氏祖源”的误记仍被一些学者和部分杨氏后人所宗。实感遗憾!
凡记载内容存在错误的史书,迟早会被社会贤人所发现。在《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面世约30年的宋元祐四年(1089),就有吴缜著《说郛·新唐书纠谬》,列举《新唐书》二十条180余处有误。涉及杨姓有五条六处。清代沈炳震、钱大昕、王鸣盛以及现代史学家周绍良、赵超等都曾著书提出考异、商榷、校正意见。随着东汉、魏、晋、隋、唐时代几十块杨姓人“墓志铭碑”等文物的出土,发现《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杨氏》的错漏十分严重。其所记“叔向子孙逃于华阴仙谷,遂居华阴。有杨章者出,生苞、朗、款。”有关内容,既与《史记·晋世家》所记的晋顷公十二年(前514)“祁奚孙(祁盈)叔向子(食我)相恶于君,六卿欲弱公室,乃遂以法尽灭其族”相悖;亦与汉杨雄《反离骚》、《前汉书·杨雄传》、《汉司空秉公碑》、《汉太尉赐公碑》、唐杨执一、杨宁两人《墓志铭并序》及《广韵》所载弘农华阴杨氏祖源——杨侯后裔(註:上述史料主要内容见前述)无一吻合。其误无疑!《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等误导了杨氏后人!祈盼国家有关单位和史学家能尽早予以认真校订!
六、结语
综上所述,唐叔虞子姬杼字伯侨,为杨氏肇姓之祖。周宣王子尚父续奠杨侯为弘农华阴杨氏的血缘始祖。
说明:文中有部分论据源自《弘农郡四知堂关西四院派杨氏家乘》主编重庆杨晓瑞先生搜集、考证资料。
二○一七年一月十一日
网站团队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版权声明
桂公网安备 45082102000238号 | 桂ICP备17011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