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5月9日上午,由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杨家将文化工作委员会主办,山西天波杨府杨家将文化交流有限责任公司承办的“喜迎建党100周年,弘扬杨家将精神”暨三晋杨家将文化研究中心成立大会在太原市味道园酒店举行。

“三晋杨家将文化研究中心”的成立,标志着山西杨氏在探索中发展,在发展中壮大,为杨家将文化研究搭建了一个重要的平台。

三晋杨家将文化研究中心杨勇会长、杨明亮秘书长,以及部分特邀嘉宾分别在大会上发了言。

大会对省内三晋杨家将地市研究中心举行了授牌、授旗、以及发放受聘证书的仪式。

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姓氏文化工作委员会会长、杨家将文化工作委员会会长 杨立龙,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杨家将文化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会长、浙江杨氏原会长杨立平,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杨姓委员会会长杨海中,浙江杨氏会长杨文斌,上海杨氏会长杨海奇,陕西杨氏会长杨彦清,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杨家将文化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安徽淮北杨氏秘书长杨杰,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杨姓委员会副会长、开封杨氏会长杨军等作为嘉宾应邀参会。

会上,淮北杨氏宗宗会向“三晋杨家将文化研究中心”赠送了“淮北杨氏族谱”“纪念淮北杨氏宗亲会成立5周年”纪念册、“追忆双堆集歼灭战”等史料集。



大会还组织参会人员前往杨忠武祠、杨七郎墓等地,祭祀追思,缅怀杨家将的丰功伟业。

杨氏源于山西。杨氏最早的家庙,是晋祠庙,杨氏最早的国都,是洪洞。雁门关、杨家将“杨忠武祠”、金沙滩古战场等名胜古迹都在山西境内,杨家将建立的重大功勋大部分发生在山西。在山西的杨氏文化中,杨家将文化是主流文化,研究杨家将文化,山西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也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以杨业为领军人物的杨家将,作为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抗击异族侵略、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杰出代表,在历朝历代广大人民群众中家喻户晓、有口皆碑,具有无与伦比的影响。杨忠武祠,始建于1836年,位于山西省代县县城东20公里的鹿蹄涧村,是为纪念宋代爱国将领杨业父子而修。杨业,北宋名将,初为北汉军官,官至建雄军节度使,因为屡立战功,人称“杨无敌”。后投宋,宋太宗因他熟悉边事,任命他为代州刺史,长驻代州(今代县)抵抗辽兵。杨业与其子能征善战,威震中原,杨家将的故事,一直被后人传颂。杨业疆场战殁,被追赠太尉,谥“忠武”,故祠堂称“忠武祠”。忠武祠座北向南,对面3间楼台为“颂德楼”。台前古槐2株,粗壮挺拔,至为茂盛。祠门3间,各悬一匾,分曰:“奕世将略”“一堂忠义”“三晋良将”,门楣正中书“忠武祠”。祠门内侧抄录北宋皇帝关于杨家诰敕10篇。墓下为汉白玉墓基,上为黑石圆型墓冢,冢周30米。墓基四面平台,汉白玉护栏,前为石人文武士各一尊。石碑两通,一通为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敕立墓碑,书“宋赠武勇将军延兴杨公神·墓”;一通为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立艺墓碑。陵园内沿墓冢中轴线,依次建祭台、献殿、东西配殿各5间,周植青松翠柏,红墙碧瓦颇具“无敌”气势。“三晋杨家将文化研究中心”杨明亮秘书长藏头诗一首。













文章来源:淮北杨氏宗亲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