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中华文化促进会四知文化研究工作委员会举办的《四知文化丛书》编辑研讨会,于2020年9月19日在衡阳知园(四知园)举行,来自全国各地四知文化研究组织10余名代表出席了会议。

会议由中华文化促进会四知文化研究工作委员会、北京四知文化研究会秘书长杨万海主持,中华文化促进会四知文化研究工作委员顾问、《四知》杂志社总编杨汝生为主导,由山东莱州市四知文化研究会会长杨黎明为主体汇报新编《四知文化丛书》四卷编辑情况。杨震,是我国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在他身上所体现的文化现象,正是中华民族主流社会所倡导,也是百姓所敬仰的文化。他的学养、人品、师德、 事功,无不永载史册。因而正史有传,方志有载,家谱有记,百姓代代口传。所 承载的思想、精神和文化内涵,远远超过其名字本身。他是凝聚中华儿女的精神 纽带,是激励我们奋发有为的精神动力,是影响时代发展的文化现象。因此,研究杨震思想内涵,崇尚弘扬杨震精神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编写这套丛书的本意,就是通过大力宣传古今中外清官廉吏事迹,培养社会崇廉守正风气,是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需要。杨震是清官廉政的典型,是为官者的楷模,其事迹感人, 脍炙人口,喜闻乐见,深入民心,无疑是反腐倡廉难得的好教材。杨震文化是国家的、民族的、社会的、人类的共同财富,值得我们人人学习和敬仰。
这套丛书分为缅怀卷《千古杨震》、文蕴卷《正气流芳》、忠廉卷《清风百世》、承续卷《德昭东莱》四册,约 80 多万字。经编者认真发掘、搜集、调研、查证、编审,进行了大量卷帙浩繁的整理工作,资料丰富,内容翔实,值得阅读借鉴。
第一册:缅怀卷《千古杨震》,重点叙述了杨震生平与东莱太守事迹,再现了两汉时代弘农杨氏发展轨迹。分为“弘农杨氏”“杨震生平”“忠魂长存”“古 迹遗址”“汉代莱州”“东莱太守”“根脉留莱州”“图画颂杨震”等八个栏目。 本卷重点体现了杨震生平与东莱太守,收入文稿 80 多篇。有专家、学者撰写的学术性论文,历史学者考证的遗迹史料;地域人文资料叙述,对人物事件的撰稿,碑文图片资料呈现,约20多万字。从弘农杨氏发展、杨震生平到潼关敬祖,世人拜祭。其内容丰富,资料翔实,考证严谨,层次分明。
为避免众多资料误差,保障资料的准确性,书中借鉴了潼关市出版的《汉太尉杨震》一书的大量资料,在此向潼关市本书编委会和书中作者表示崇高的敬意和感谢!
第二册:文蕴卷《正气流芳》,重点叙述了杨震东汉历史背景,分析了杨震思想、精神文化形成与历史价值。分为“历史背景分析”“文化价值探究”“思想昭日月”“精 神昭后人”“杨氏文化篇”“颂扬诗词赋”“戏剧影视”等七个栏目。 主要展现杨震精神文化价值与深远影响,共 16万多字。收入颂扬杨震的文稿 64 篇,楹联 114 对,戏曲歌影作品 9 篇,诗词歌赋 90多篇(首)。有专家、学者撰写的学术论文,历史学者考证的史料,对人物事件的撰稿,有对弘农杨氏文化的展现和对其文化价值 的论述、分析和评价。本书从杨震历史背景、文化价值、思想境界、 精神感召到弘农杨氏文化,尽量多地收录了颂扬杨震的诗词歌赋、戏剧歌曲和影视作品。从历代作者评价的深度内蕴,可以多层次、大视野、多角度了解杨震, 感悟杨震思想、精神、文化的精髓和价值之所在。书中内容翔实,资料丰富,层 次分明,文章优美。会让人们对杨震的思想、精神、文化遗产,有一种全面系统的认知。
第三册:忠廉卷《清风百世》,重点叙述了杨震精神内蕴,清白传世和历代承续情况。分为“遗风传千秋”“忠廉家世兴”“杨氏文武状元”“历史廉政荟萃二十五史部分”“莱州地方志书部分”等五个栏目。 重点叙述了杨震精神清白传世历代承续,共 25 万字。收入杨震思想文化文稿 10 篇;弘农杨氏精英辈出 46 人介绍、杨氏文武状元 24 人的介绍;从二十五史选编了 78 名历史廉政人物介绍;在莱州地方志选编了 61 名历代廉政爱民人物故事。有专家、学者撰写的论 文篇章,历史学者的史料文章,对人物事件的介绍和故事。本书从杨震遗风传千秋,杨氏忠廉家世兴,族系脉源流天下到精英辈出传美名,介绍了杨震之后英才辈出的史实;呈现了历代杰出的廉吏清官和优秀的忠廉人物。由此,可以领略杨震的浩荡遗风贯穿古今,在其忠廉思想,清白精神,勤政文化感召下,人才辈出正气浩然的历史主流,在洪流滚滚的历史长河掀起浪花,澎湃向前巨大的正能量。
第四册:承续卷《德昭东莱》,重点叙述了德昭嗣顺,杨震弘农脉源和东莱 杨氏的脉流关系。分为“姓氏源流”“源远流长”“起根发苗”“枝繁叶茂”“东 莱弘农之脉”“杨震东莱后裔”“弘扬杨震精神”等七个栏目。莱州是杨震出仕州郡,唯一留下血脉的地方。澄清这段史料,对于追根溯源,归宗认祖,弘扬杨震历史文化、四知文化,打造莱州杨氏宝地这处文蕴丰厚的载体,很有必要, 非常重要。因此,本册重点讲述了德昭嗣顺,杨震弘农脉源与东莱杨氏脉承发展,共23万字。有关弘农杨氏、杨氏流脉、杨震与东莱脉源文稿 90 余篇。有专家、学者撰写的论文篇章,刘鉴唐、杨振山、杨国庆、杨万盛等人的族谱考证资料。莱州弘农杨氏联合社会各界人士,为弘扬杨震精精神写的文章和资料。
弦歌继往为开来,
承脉清白耀故乡。
传世廉德昭四海,
东莱致远谱华章。
这套研究杨震思想与精神内涵的四知文化丛书,将久远的历史再现,将先祖的呼唤传递给后人,为读者呈现了史料性、学术性、文学性、趣味性等多种层次,具备了广泛而深刻的知识性、翔实性,具有可阅读、可学习、可借鉴的价值。尤其增加杨震东莱太守 的史料,较目前各地撰写的杨震书籍,内容更为广泛,是不同于国内同类书籍的特色。因而,必将在学习、宣传、弘扬杨震精神文化中发挥出很大作用。与会代表对新编《四知文化丛书》四卷编辑情况反应强烈,进行了热烈讨论。普遍认为,当前我国的四知文化研究工作,应该有作为、出成果,应成为杨氏文化的精华和亮点,可提升和促进杨氏文化的研究与发展;应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成为促进全国廉政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基因发挥出应有作用。这套丛书的编辑出版,是一个突破,一种创新,应该做为四知文化研究的一个文化成果来精心打造,做出一个形象来。

中华文化促进会四知文化研究工作委员会顾问、《四知》杂志社总编杨汝生,在会议上做了主导发言:“看了莱州四知文化研究会杨黎明会长编撰的四卷《四知文化丛书》书后,心情很激动,也很感动,这么大的一部书,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我认为,这么多年来,在四知文化研究方面,这是最系统、最全面、最具文化研究价值的一套作品,应该引起我们的充分关注,共同来打造它,体现出它的文化与社会价值来。为了适应市场和读者需求,下步可在篇幅上压缩一下,让内容更精炼,更具特色,打造成精品佳作。”杨老的发言得到大家的热烈响应,分别讨论并确定了定位和相关意见:《四知文化丛书》改为《四知文化研究丛书》,在发挥文化形象的同时体现其学术价值。
《四知文化研究丛书》编辑、出版、发行,依法依规,完善相关手续,接正规出版物打造,塑造四知文化品牌形象。《四知文化研究丛书》,由杨汝生牵头审阅,由杨黎明牵头进行进一步修改完善,完成书稿后组织专家再次研讨论证。会议还初步讨论了出版单位、书号、经费筹集和发行方式和编委会等成等相关问题。杨万海秘书长进行了会议总结,充分肯定了莱州市四知文化研究会、杨黎明会长,对完成《四知文化丛书》四卷80多万字,做了大量工作,为四知文化研究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尤其在揭开“四知却金”之迷,打造莱州四知文化发祥地,保护发掘杨震历史文化遗迹方面,为四知文化研究提供了新的载体,应该予以支持并共同打造。他同时对这次会议的信息反馈、意见输送、建群互动确定了意见。安排对相关事项做好前期调研,未决事宣待下次召开研讨会时,予以确定。

潼关杨震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潼关政协原副主席李建华,中华文化促进会四知文化研究工作委员顾问杨汝生,杨开裕、杨学信,中华文化促进会四知文化研究工作委员会杨波副会长,文化平台负责人杨万能理事,杨万海秘书长,中华文化促进会四知文化研究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陕西杨氏联谊会执行会长兼秘书长杨勇,湖北杨氏联谊会创始人杨柳青,山东莱州四知文化研究会杨黎明会长,知园集团董事长杨光健,湖南两会副会长杨朝仕、杨昌宇,衡阳杨氏联谊会杨武会长等出席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