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网www.yangshijz.com ★广西平南大洲杨族基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头条新闻
  • 寻宗问祖
  • 字辈查询
  • 历史人物
  • 历史文化
  • 杨氏公益
  • 宗祠庙宇
  • 近代人物
  • 四知文化
  • 杨氏墓馆
  • 族谱家谱

公德榜  诗歌词赋  杨氏企业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广西  广东  海南  湖南  湖北  江西  福建  四川  贵州  云南  浙江  江苏

河南  安徽  陕西  山西  山东  河北  辽宁  吉林  甘肃  青海  台湾  香港  澳门  新疆  宁夏  西藏  海外  黑龙江  内蒙古


  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 杨氏公益
修葺中华杨氏宗祠情况简介
时间:2017-04-22 19:46:48  来源:世界杨氏联谊会  作者:   点击:   字体: 大 中 小 大 中 小 大 中 小

修葺中华杨氏宗祠情况简介

前    言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当前我国政通人和,国泰民安,社会和谐,百废俱兴。随着党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人们对宗祠在和谐社会建设和文化传承中积极作用的认识进一步清楚明确。国家倡导忠孝文明,世人居安思祖之情顺势陡升。吃水不忘挖井者,丢本忘祖枉为人。无论斗转星移、朝代更替,缅怀敬仰先人,光宗耀祖乃天经地义、无可厚非。如今,不少家族设法修复了以往被毁损的祠堂家庙,祖国东西南北到处可见金碧辉煌、修葺一新的宗庙祠堂,有些还成为当地统战工作、旅游文化的一个重要元素。
    杨氏家族是炎黄子孙一族,已有三千多年历史,传承一百余代。自古以来,杨姓族人恪守“四知”家风,在不同时期都留有浓墨重彩,为民族解放、国家强盛、时代发展、人民幸福而栉风沐雨、呕心沥血,其卓越功勋将永远彪炳史册,光昭日月。新中国成立后,杨氏族人一如既往对党忠贞不渝,爱国爱民,在科技、教育、政治、军事、文化、艺术等方面又取得了新的成就。作为杨氏的后代,我们在对祖先、族人丰功伟绩感到骄傲和自豪的同时,更应当以建祠等方式传颂其令人无限景仰的事迹,纪念先祖的浩大功劳,传承先辈的文化精髓,使后人知悉历史,激励后人明德立志,精诚联合、再创大业。
         修 葺 背 景
 
鄂豫皖川等七省是中国的中心地带,也是杨姓安居发达的福地。其主要交汇处杨氏族人众多,在此建祠立堂天时地利,条件优越。原籍安徽省金寨县梅山镇龙湾村、现居住台湾省台北市的杨显英(杨中超)先生,于2010年初致函中共金寨县委统战部,愿发起在龙湾村建设“杨氏文化中心”,在此交汇处建设“杨氏宗祠”被隆重提上议程。中华杨氏宗祠筹建委员会经与杨显英先生充分沟通和慎重研究,议定在安徽省金寨县龙湾村境内修葺“杨氏宗祠”,以表达对先辈的缅怀,力树杨氏家族“清廉”、“四知”之风尚。
作为缅怀祖先的家庙宗祠,既是神圣的殿堂,又是育人的学堂。“杨氏宗祠”建成后,将是杨氏家族的创业之本,立业之基,力量之源,在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弘扬先祖美德,提高后代文化礼仪素质、激励族人团结向上、努力进取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同时,对开展宗亲联谊活动,推动欧美、东南亚、港澳台杨氏族人与大陆民间文化经济交流活动,都具有重大深远的意义,社会效益明显。
选 址 设 计
 
经过审慎勘察筛选,“杨氏宗祠”选址在安徽省金寨县梅山镇龙湾村。该村地处三省交汇处,数百年来是杨氏家族聚居地,族人数量多;选址风水良好,后有高靠,前有秀水,环境优美;该处既远离城镇,又交通便利,距合(肥)武(汉)高速公路入口约十公里,乘车半小时内可到达沪汉蓉高速铁路金寨站。
宗祠项目占地面积约30亩,将修建祠堂及相关配套设施,总投资2000多万元,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祠堂设计上突出近现代特色,既有古朴典雅的外形,又能与时俱进;祠堂整体设计选用徽派风格,坐西朝东,五开间、三进二院、一百三十八柱结构,四周均有围墙,建筑结构为框架,琉璃瓦屋顶。祠堂大殿将悬挂由本族名人书写的黑底金字大匾额,殿中陈列着杨姓先祖、贤达牌位及画像,供子孙万代永恒缅怀。
实 施 步 骤
第一阶段(2010年元月):筹划、选择祠堂的建筑位置,与所在地镇、村、组进行征地及补偿协商。
第二阶段(2010年2月至3月):“筹建委员会”通过“文化中心”招商引资方式,办理用地、工程规划等批准手续;同时广泛宣传,筹措资金,目前,已筹资到位。
第三阶段(2010年4月至5月):委托设计单位进行建筑设计,确定设计方案;进行公开招标,确定祠堂施工企业。
第四阶段(2010年6月至2011年11月):进行土建施工,“筹建委员会”委托有资质的机构进行全程监理。
第五阶段(2011年12月至2012年5月):进行配套设施建设,竣工时进行检查验收。
第六阶段(2012年6月至2012年11月):进行内外装修及内部布展。
自2010年6月动工以来,目前宗祠主体土建工程已经顺利完成,进入了配套设施建设阶段。
201213013034531.jpg
  结  束  语
子孙孝则祖祠兴,祖祠兴则宗族荣,祠堂是宗族团结和力量的重要体现与象征。修建“杨氏宗祠”,上敬祖宗,下贻子孙,既神圣、庄重、光荣,又艰巨、艰难、艰苦。祠堂是全族之圣殿,修祠安祖靠大家,需要充分动员和凝聚杨氏家族的力量和智慧方可毕其功。照应子女可随时随地,孝敬父母可年年岁岁,修祠安祖百年难遇,它是先祖神灵的召唤,更是我族宗亲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我们恳切希望杨氏族人热情踊跃参与建祠,尽智尽才尽心尽力尽孝,万众一心,苦干实干,共同完成建祠大业!
中华杨氏宗祠筹建委员会
 二○一○年七月

微信扫一扫打赏
上一篇:广州《杨氏家谱·序》
下一篇:感谢信
已有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正在加载数据,请稍等......
我要说两句
呢称: 验证码: (300字内)
最新信息
  • 2024年广西梧州藤县太平水运杨氏第
  • 广西藤县太平水运杨氏族亲会第六届
  • 广西平南县大洲镇2022年杨族金榜题
  •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支援百色抗疫
  • 杨氏网寻人,急寻一位流落到平南县
  • 杨氏杰出企业家-碧桂园董事会主席杨
  • 广西梧州市杨氏联谊会到藤县,蒙山
热门信息
  •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支援百色抗疫
  • 杨氏家族为曲靖潇湘养老院送爱心,
  • 2024年广西梧州藤县太平水运杨氏第
  • 杨氏杰出企业家-碧桂园董事会主席杨
  • 广西平南县大洲镇2022年杨族金榜题
  • 广西大洲杨族奖学扶贫基金会慰问本
  • 广西藤县太平水运杨氏族亲会第六届
推荐信息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龙韵文化传媒 2013-2024 杨氏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团队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版权声明

桂公网安备 45082102000238号 | 桂ICP备17011005号